哥倫比亞時裝設計師組團進軍占領歐洲市場
粗淺涉足先鋒前衛領域,扎根波哥大的地下場景,A New Cross代表的,或許并非外界想象中哥倫比亞時裝的樣子。受到朋克搖滾亞文化影響的簡約美學,該品牌在亞洲與歐洲越來越受到歡迎,巴黎時裝周期間二人也開設了展廳。
源自拉丁美洲的品牌,往往綻射出千變萬化感官刺激豐富的萬花筒圖像,無論熱帶魅力抑或濃郁風情。這個套路似乎能很好地形容Johanna Ortiz這樣的設計師(她帶有泡沫般層疊設計的加勒比甜美風格服飾,在紐約Bergdorf Goodman等零售商中很受歡迎),但對于Gomez這樣的設計師也提醒人們,哥倫比亞時尚創意同樣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多元化: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條。
“哥倫比亞擁有如此令人難以置信的人才與工藝。可惜的是直到近幾年,在哥倫比亞工作的人才一直被暴力和腐敗所掩蓋,”出生于哥倫比亞的時裝評論員、曾經在美國版《Elle》、《Marie Claire》擔任時裝總監的Nina García說道。
“時尚是一面社會之鏡。近幾年哥倫比亞歷經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巨大變化,”她解釋說,“麥德林等城市經歷過很大的愈合過程。對前總統候選人貝當古(Ingrid Betancourt)的救援、打擊洗錢等行動,實際上削弱了毒品戰爭。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叛軍力量宣布單方面長期停火,都在很大程度上將這個國家向前推進。而所有這一切都反映在時裝上。”
Nancy Gonzalez、Haider Ackermann、Esteban Cortázar等哥倫比亞出生的設計師在數年之前就對各大時尚之都造成影響,但在這個和平與繁榮的新時代,其他來自哥倫比亞的設計師也開始進入國際時尚雷達關注范圍。除了Johanna Ortiz,Garcia還提到了Aquazzura的Edgardo Osorio、珠寶設計師Paula Mendoza,以及M2Malletier背后的設計雙人組Melissa Losada Bofill與Marcela Velez。
Ortiz被選定在標志性奢侈品百貨Bergdorf Goodman櫥窗展出,更是給哥倫比亞設計以極大信心;紐約社交名流身著Ortiz的“Tulum”上裝,更是讓其旋即成為暢銷品。在7月26日的拉美最大時裝展會Colombiamoda上,Ortiz展示了一個系列。
此項年度展會在麥德林(Medellin)舉辦,該城是哥倫比亞龐大且經整合的服裝與紡織產業中心,每年出口價值7.9億美元服飾、鞋履與皮具。根據Colombiamoda與Inexmoda主席Carlos Botero,國際上對該展會的興趣與日劇增。去年展會有超過來自50個國家、1700位買手參加,并據他估計Colombiamoda在國內外銷售營收將在今年增長超過7%,達3.4億美元。
“與很多拉美國家一樣,哥倫比亞擁有著豐富的藝術與手工藝文化。由于歷史原因,該國的成熟設計師開設本地精品店并擁有忠實客戶,經濟狀況發展得很好,”前墨西哥與拉美版《Vogue》主編、最近剛剛被任命為該雜志創意總監的Kelly Talamas表示。
在Talamas的帶領下,哥倫比亞在該雜志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曝光率,得益于她的本地編輯視野。她同樣在該國推廣Vogue品牌活動,開啟與Colombiamoda和 Vogue Talents Corner的合作,推動新興哥倫比亞設計師事業發展。
“不少哥倫比亞人游歷經驗豐富,對設計與造型有著敏銳目光。他們擁有十分值得驕傲的文化,該國文化為獨特風格舉杯歡慶。所以你會發現,哥倫比亞計師不僅產出高度原創的設計系列,還能轉化為能被全球市場很好接受的風格,”她補充說,并解釋自己最近從墨西哥城搬至波哥大,來增加該雜志在重點拉美市場的存在。
哥倫比亞時裝崛起的最生動的例子還包括數家本土品牌被網絡零售商Moda Operandi納入其中。本月,由夫妻檔Francisco Leal與Karen Daccarett創造的、俏皮又不拘一格的哥倫比亞品牌Leal Daccarett宣布登陸該平臺。Pepa Pombo、Paula Mendoza、Aquazurra、Mercedes Salazar、Johanna Ortiz與Firma Polite亦然。
“盡管緩慢,哥倫比亞無疑正在全球時尚界留下清晰印記,”Moda Operandi高級成衣買手總經理Elizabeth Leventhal說,“哥倫比亞設計師之間有個共同點,那就是令人興奮、充滿活力,他們也統統對細節十分關注,許多人正在創造令人興奮的全新時裝廓形。”
其它成功例子還包括全球主要零售商喜愛的鞋履制造商Aquazzura的Edgardo Osorio。一度炙手可熱的Osorio,在紐約麥迪遜大道與倫敦梅菲爾去開張專屬精品店后,其國際業務穩步發展。
設計二人組Melissa Losada Bofill與Marcela Velez也創造出世界知名品牌M2Malletier。“[2012年]創辦品牌時,我們就出現在《Vogue》五月刊上了,凱特·博斯沃思(Kate Bosworth)背著我們一只包包拍照。不久之后,我們就開始看到其他很棒的女演員和it girl背著我們的包,比如凱特·布蘭切特、妮可·基德曼、馮·托恩和塔克西斯家族伊麗莎白公主(Elisabeth von Thurn und Taxis)、Alexia Niedzielski等,”Losada Bofill說。
通常情況下,美國市場是具有全球野心的哥倫比亞設計師的跳板。近日剛在馬德里開出精品店的設計師Silvia Tcherassi早前也在邁阿密開店,由于很多拉美人在邁阿密居住或工作,口味較為相似。但多數設計師現在通過紐約發展其批發業務,那里的多元化空間更大,比如來自波哥大的Laura Laurens,便在Opening Ceremony與Linda Dresner進行販售。
前衛的年輕設計師也蓄勢待發進軍歐洲。Miguel Mesa Posada在倫敦時裝周期間舉辦的國際時裝展(International Fashion Showcase)中進行展示的時候就有出彩表現。同時,Olga Piedrahita(這位偏重概念的設計師在業內擁有30年經驗)等資深設計師的作品也穩居歐洲的高檔時裝店內貨架。
在其它拉美國家建立零售網絡也是另一條沖向全球市場的途徑。哥倫比亞男裝大牌Arturo Calle在哥倫比亞開設25家精品店、并在巴拿馬、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擁有另外數家。哥倫比亞時裝的特殊實力還蘊藏在內衣泳裝類別,Onda de Mar、Agua Bendita、Touché現在也是聞名世界。
“就時尚和生活方式來看,我認為哥倫比亞是該地區發展最為成熟的國家之一,但在過去10年,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因素讓其聲名大噪。首先就是[沿海城市]卡塔赫納,這是私人飛機和時尚圈名人的旅游目的地,這就能讓人們關注哥倫比亞,”Talamas說,指的是Marc Jacobs、Angela Missoni與Lauren Santo Domingo愛去度假的海邊小城卡塔赫納也逐漸受到人們歡迎。
盡管國內市場重點在波哥大、卡利(Cali)、麥德林等零售熱點,巴蘭基亞(Barranquilla)、卡塔赫納等海濱城市也已成為哥倫比亞品牌吸引國際買手的主要窗口。該國最令人興奮的“全哥倫比亞品牌”時裝熱點是卡塔赫納的零售概念店St Dom。
St Dom由夫妻檔Alex Srour和Maya Memovic創辦,其奢華產品組合均帶有手工制作的細節、不拘一格的輪廓和大膽的色彩爆發。
“我們當時覺得,盡管有那么多種優質設計產品,但沒有什么地方能夠將這些產品精心編排策劃后集中在一起。卡塔赫納是很棒的旅游目的地,被稱作是加勒比海岸的圣特洛佩(St Tropez),是展示哥倫比亞最當前最有創意的設計最好選擇。”Memovic說道。
像 St Dom這樣付出努力的企業,還包括如咨詢公司Creo Consulting。該公司由Giovanna Campagna與Cloclo Echavarría這對表兄弟創辦,他們在紐約幫助哥倫比亞與拉美人才發展。Colombiamoda的Botero表示該國成熟的市場對當地人才來說也是喜憂參半。
“來自國際品牌展開競爭,讓本土品牌更接近他們的消費者,也改變了他們的生產計劃,通常轉變為一個短命的模式,”他說,這表明盡管哥倫比亞充滿活力的設計新景象無疑值得慶祝鼓勵,但仍然是醞釀之中的時尚文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