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匠心 致羅蒙 | 匠心鑄就品質 羅蒙入選央視《致匠心》紀錄片
樂壇常青樹李宗盛在一則短片里關于匠人有這樣一段描述:
“世界再吵雜,匠人的內心絕對必須是安靜安定的。”
“手藝人往往意味著、固執、緩慢、少量、勞作,但是這些背后所隱含的是,專注、技藝、對完美的追求。”
但浮躁快節奏的時代,已經很少有人隱忍得住寂寞,承受得了孤獨,然后在寂寞孤獨里,用時光安靜安定的打磨一雙匠人沉穩的手,雕琢一顆重若千斤的匠心。
所以,那少數的能夠執著出一顆匠心的人,也便格外令人敬重。無論他們如何沉悶、寡言,無論他們如何不善溝通、不通人情事務,時光里安靜的心與手下至臻完美的作品,成為了匠人們最好的濾鏡。
所以,在中華大國“匠心”一詞回歸后,那些記錄匠人、挖掘匠人匠心的紀錄片,收獲了無數掌聲與期待。中國是制造大國,中國當然有著無數腳踏實地、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匠人,中國的匠人們,也必然有著一顆晶瑩通透的匠心,在日日夜夜的手藝勞作里,默默的發光。當我們對手中的作品品質表示驚嘆時,他們都在人群背后,繼續鉆研著,只為讓手藝更進一步!
我們不免期待,還有哪些匠心傳承,值得走到臺前,讓更多中國人、乃至世界看到?
央視《致匠心》大型紀錄片,經過層層選拔、多次篩選,最終,將鏡頭對焦在紅幫文化傳承的羅蒙身上。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期,一批寧波裁縫率先掌握了做西服的技術,給當時來中國的紅頭發外國人做西服,這批工匠流傳的文化,被稱作紅幫文化,而這批工匠則被稱為“紅幫裁縫”。
“紅幫”在百年傳承中,扮演著中國近現代服裝業開拓進取的重要角色,在提及中國服裝時,它都是避不開的璀璨篇章。而以“紅幫文化”為核心、擁有近四十年歷史的羅蒙,也是這篇章上最華麗的珠寶。
在臺前,我們看到的是羅蒙近四十年的產品進化史。它的西服越來越舒適、合身,它的細節越來越趨向完美,它的版型越來越能彰顯中國人自內而外的氣質……而這些產品進化的背后,就是一代代薪火傳承的紅幫裁縫,在浮躁的塵世里把心靜下來去體悟、去傳承、去發揚的無聲的紀錄片。
年長的師傅也許沒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但他們對服裝、面料、工藝的每一個環節、細節了如指掌。
年輕的學徒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加入羅蒙這一實力、背景雄厚的企業,過程中,浮躁的人一一離開,留下的人,將憧憬化作對匠心的敬意與執著。慢慢把自己轉變做匠人的模樣——安靜、沉默、專注、嚴謹……也慢慢的,把年輕的曾經變成年長的現在,再將曾經的自己投射到下一個學徒身上……
那過程并不完全美好!手藝總是枯燥的,它很難玩出激動人心的新花樣,而只是重復的剪裁、制作、打磨……而堅持、執著、耐得住寂寞的內心,是成就匠心的唯一必要條件。不是學歷,也不完全是天賦,而只是一股子堅持到底的信念。
羅蒙里有許多懂得堅持的匠人,我們可以輕易的從羅蒙產品的品質里去讀懂它背后堅守信念的手藝人們。這份堅守,將羅蒙送上了中國首個品牌日CCTV“中國品牌榜”榜單,也成為了央視《致匠心》大型紀錄片最終選擇羅蒙的理由。
而這一將于7月1號正式開拍,之后在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又將從何種角度切入,去展現、記錄羅蒙的匠心精神呢?
不妨,懷著懸念,與我們一同等待《致匠心》紀錄片的到來!等待羅蒙為我們呈現的服裝匠人、匠心的世界!
更多羅蒙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