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度紡織服裝企業TOP10榜單
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代表中國首次參展法國PV展,這是中國紡織行業在國際紡織舞臺的一大突破;“如意紡”實現了紡紗革命性的突破,也凸顯了“中國創造”的力量。
作為首家取得參展資格的中國紡織面料企業,如意集團2009年首次參加法國PV展(法國第一視覺面料博覽會)。此次如意集團代表中國紡織面料企業參展,是中國紡織行業在國際紡織舞臺的一大轉折,也實現了中國紡織面料企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重大突破。
如意集團在2009年帶給紡織工業一次革命性突破——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也被形象地稱為“如意紡”。該技術不僅實現了毛紡500公支、棉紡500英支的超高支紡紗,而且實現了資源的優化利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及其產業化”榮獲200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技術不僅為紗線、面料的創新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時體現了集成創新的效果,可以帶動裝備業等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如意集團積極主動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開發出具有復合功能、吸濕快干、親水親肌膚、防紫外線、防香煙氣味等功能性的新產品并推向市場,得到了客戶的青睞。其中采用“極細羊毛超薄面料加工關鍵技術”研發出的300支超薄超高支面料,紡織技術走在了世界前列,價格高達160歐元/米,已經被意大利的杰尼亞(ZEGNA)、BOSS等眾多國際頂級品牌采用。據如意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目前的訂單數量,2009年全年如意集團的銷售收入將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實現如意的第一個百億工程。
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
16年,華孚的成功令業界矚目。華孚模式或許可以被復制,但華孚的成功注定將成為紡織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一個模板。
2009年,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紡織行業步履維艱,然而仍有不少紡織企業依然沿續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企業之一。
華孚色紡始創于1993年,以紡織貿易起家,十余年來,顛倒產業流程,混合時尚色彩,打破行業邊界,從棉紡織行業中分離出了色紡行業,并成為行業有力的開拓者和領跑者。
從2000年開始,華孚積極實施兼并戰略,業已形成中國浙江板塊定制產品生產基地,中國長江、黃淮板塊的標準產品生產基地的產能布局,形成經營紗綻100萬枚、年產色紡紗15萬余噸的規模,成為全球最大的色紡紗線企業之一。
華孚堅持全方位的品牌推廣,定期向市場推出融入流行色彩、新材質、新工藝的流行色咭,直接把產品和服務推介到國際服飾品牌公司和國外設計師手中,主張“新型紗線策源地”的品牌定位,摸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工業產品品牌建設之路;致力于持續創新,產品開發和設計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通過與美國棉花公司、蘭精纖維等密切合作,源源不斷向市場和消費者提供時尚、健康、環保、舒適的紡織品;2008年,華孚收購上市公司飛亞股份,成功進行了改制重組,跨入了上市公司行列,成為色紡行業惟一一家上市公司。
通過十余年的積累,奠定了華孚色紡出眾的發展實力。2009年,在行業受金融危機“侵襲”的形勢下,華孚色紡積極進行戰略調整,提出“控風險、保增長、調結構”的三大目標,平衡國際、國內市場,以產品為導向、成本為主線、品質為基礎,向內部要效益,加快企業由產能型向技術創新型轉型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業績,行業和品牌影響力與日俱增。
正是由于華孚色紡在2009年度的優異表現,中央電視臺先后兩次報道了華孚:7月19日,央視一套《新聞聯播》節目報道華孚下屬企業新疆華孚主動調整產品結構,上馬環保節能、附加值高的色紡紗項目,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情況;11月21日,央視二套《中國財經報道》欄目推出“責任的財富”系列報道,該報道以較大的篇幅多角度講述了華孚以環保為己任,致力于將色紡行業打造成為環保型“綠金產業”的行動和努力,在促進產業走向更加環保、可持續發展之中,企業逐步壯大、發展的故事。
山東南山紡織服飾有限公司
與國際頂級毛紡企業和知名品牌合作,在科技和品牌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使南山紡織服飾成為全球知名的毛紡企業。
在充滿挑戰和機遇的2009年,南山通過尋找新材質、應用新技術、推廣新發明來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力。研發中心設計人員甄選澳洲Super240珍稀超細有機羊毛(全球現存量僅200kg),采用國際尖端技術、創新工藝,無化學殘留的清潔化生產過程,精制目前世界上紗支最高的有機生態環保精品350支頂級珍品面料,使其具有嬰膚般柔滑、細膩的觸感,該產品代表了南山研發的最高水準,實現了珍稀毛料超細羊毛品質的新突破。
光靠閉門造車是無法滿足南山國際化的發展戰略需求的。南山與全球最高水準的意大利毛紡業看齊,通過與意知名毛紡企業合作,帶動自身整體發展,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早在2007年初,南山(米蘭)研發中心便已在意大利成立,在2007年至2009年的3年間,米蘭研發中心匯聚了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國際頂尖設計師,南山紡織服飾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之后,收購了意大利高端面料品牌Filarte,并將產品開發完全交由意大利籍設計師團隊負責,生產運營、市場銷售完全采取意大利管理模式,積極推進與意大利企業的項目合作,帶動南山的整體發展,從而一舉將南山紡織服飾推向全球知名毛紡企業行列。
今年6月,南山又與美國Nano-tex公司合作,開發自清潔面料,成為2010/2011秋冬系列重點推介新品,在2009年第15屆中國國際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中一經展出,就廣受好評。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對南山的科技與品牌相結合的建設方略有著高度評價。他表示,“南山對兩個貢獻率深刻理解并很好地運用到企業的規劃發展之中,為紡織行業的發展樹立了榜樣。如果其他企業決策者也像南山一樣真正做到位,那么中國紡織業的崛起就指日可待了。”
吳江福華織造有限公司
在不少企業紛紛縮減規模應對危機時,福華織造選擇的卻是“擴展”。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調整產品結構,福華逆勢而上,實現了從“福華織造”向“福華創造”的飛躍。
在董事長施清島的帶領下,福華織造在對嚴峻的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后,著力注重于技術改造、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調整產品結構、整合產業資源,逆勢而上不斷加大投資、擴大市場,實現了從“福華織造”向“福華創造”的飛躍。
幾年來,福華堅持技術創新、精品理念和品牌戰略,以精細化的定位、優秀的品質、良好的信譽和產業鏈優勢整合策略,在中高端面料市場迅速崛起,并成功躋身全國行業強勢品牌陣營。在生產環節上,今年福華織造投資2億元,從日本引進1000臺先進噴水織機及前道配套設備。目前,福華織造的噴水織機2000多臺,年產能力達2億米。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提升,進一步增強了福華的新品研發實力,提高了高附加值產品的研發力度,為福華在科技創新上尋找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為進一步整合生產環節的產業鏈條,福華努力做到原料選擇、工藝制造、生產控制和產品設計等環節的精細化,千方百計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同時,為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應,投資建設了“現代電子商務平臺”,涵蓋供應鏈管理SCM、客戶關系管理CRM、電子商務門戶、產品數據PDM、決策分析、移動ERP,全面實現內部信息化。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福華成功開發出尼龍高強、質輕超薄、中空保暖等七大系列錦綸功能型精品面料,構建了具有強大競爭力的核心產品線。今年已有6個產品成功入選2010春夏、秋冬中國流行面料;1個項目榮獲“紡織之光”科學技術二等獎。此外,150個產品獲國家專利,新產品立項4個。企業被授予“國家錦綸面料開發基地”、“錦綸、滌綸產品色彩研發基地”、國家行業標準《錦綸印染布》惟一企業起草單位、“2008~2009年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競爭力500強”,并獲得200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紡織之光”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在眾多同行減產或倒閉的情況下,桐昆集團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為我國化纖行業轉型升級樹立了榜樣。
桐昆集團成立于1982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28個,總資產近40億元,是一家以聚酯和滌綸長絲制造為主業,兼跨房地產、金融、商貿、教育等領域的大型民營企業,連續8年躋身全國企業500強,堪稱國內化纖巨頭。
2009年桐昆集團產銷兩旺。1~11月份,實現滌綸長絲產量為109.8萬噸,同比去年增長24.54%;1~11月份實現銷售收入138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95%,在產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00多元/噸的情況下,銷售增長首次實現由負轉正,預計全年銷售收入將再創歷史新高。
為了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桐昆在新產品的研發上傾注了不少心血,今年集團公司新產品開發計劃項目將達到54項,1~11月份已成功開發新產品48項,其中部分產品已經實現批量化生產,市場反應良好;同時,申報專利152項,其中73項已獲受理。此外,“國家新合纖產品開發基地”榮譽稱號也于今年上半年落戶桐昆,這將進一步引導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領域不斷尋求突破。
此外,桐昆集團在降成本、強管理方面也有很好的成績。今年以來,桐昆集團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僅單位產品電耗一項,與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61千瓦時/噸。在強化管理方面,2009年度,桐昆導入了6Q管理和績效管理,全面部署開展精細化管理活動,不斷深化、細化管理流程,使生產管理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
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化纖行業經受了巨大的沖擊,不少企業出現了減產、停產,然而,桐昆集團在逆勢中不斷自我突破,實現由“量”到“質”的轉變,取得了令人叫好的成績。
山西鴻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危機使紡機行業遭受重創,鴻基公司依靠創新積極應對,全年業績不減,逆境中成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讓紡機業看到了復蘇的希望。
今年以來,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蔓延,像其他紡機企業一樣,鴻基也在困境中奮力前行。鴻基人抖擻精神積極應對挑戰,著重在品牌建設、銷售及售后服務、新產品開發等方面進一步加強或嘗試新舉措。
鴻基重視品牌的宣傳與推廣,通過媒體宣傳、舉辦技術研討會等多種手段繼續加大力度進行品牌推廣,并取得了一定成效。4月份,鴻基迎來了品牌建設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公司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這是對鴻基多年來致力于品牌建設的肯定,使企業的商標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又上了一個新臺階,標志著鴻基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企業向“全球紡織業的信賴,民族紡機業的自豪”的宏偉愿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針對紡織業在新形勢下對紡機設備節能、環保、節省人工等方面的強烈需求,鴻基審時度勢,在研發方面不僅加大投入,還加快了步伐,以迎合市場需求,以技術研發帶動公司在危機中奮發突圍。為此,鴻基正在著力加緊研發單錠單細紗機、節能細紗機、SXF1578型細紗機配鋼帶式和托盤式集體落紗、高速節能精梳機等。其中,單錠單細紗機為單電機傳動,具備結構簡單、體積小,轉速可達25000轉/分以上,并可實現整機節能10%~15%等優點。而節能細紗機通過傳動、節能電機等環節可以節省約10%的能耗。高速節能精梳機則具備世界最先進的技術,速度可以達到400鉗次/分鐘。
鑒于鴻基在技術創新方面展現出的實力及取得的成績,經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評審,8月份鴻基被確定為第三批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體現了國家對鴻基技術創新能力的認可。
上海羅萊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
多年積蓄的行業實力一朝迸發,今年羅萊A股成功發行,再次讓羅萊以領航者的姿態進入公眾的視野。
今年羅萊A股成功發行,再次讓羅萊以領航者的姿態進入公眾的視野。1992年初創時,羅萊的銷售額為200萬元人民幣,到2008年增加到9.02億。通過對一系列市場機會的把握和成功的運作,羅萊從跟隨到領先,2004年開始在中國家紡業聲名鵲起。
據中國商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羅萊自2005年開始已連續四年蟬聯“國內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第一位”。主營收入近年來呈高速增長態勢,2006年5.5億元,2007年7.55億,2008年9.02億。三年間主營收入增長率28%,凈利潤增長率50%。
在羅萊家紡的商業模式中,其多年著力打造的加盟連鎖體系尤值一提。企業發展初期,借助加盟商手中的資金和店鋪,可以更快速地幫助品牌拓展當地市場,而公司則可以集中財力投入在研發、品牌、渠道等高附加值領域。羅萊到目前采用的還是加盟為主、直營為輔的復合渠道模式。至2009年6月,羅萊已在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500多個城市發展了600多個加盟商,建立了1723家網點。與多數走加盟連鎖路線的家紡同行所不同的是,羅萊與加盟商之間建立了總部-專賣店扁平化垂直管理,總部提供從研發、生產、訂單、物流、銷售到推廣、培訓等在內的一站式貼身服務。羅萊還不斷加大研發費用的投入。近年來公司研發費用投入持續增加,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逐年提升,2008年研發費用支出1110.18萬元,占營業收入的1.24%。
根據上市規劃,羅萊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三個方面,即家紡生產基地擴建項目、直營連鎖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和研發設計中心建設項目,預計未來三年羅萊可實現復合增長率達35.95%。上市后的羅萊己經構建起屬于自己的家紡帝國,品牌、終端、渠道、產品這些傳統的做法在資本的助推下又被羅萊賦予了新的商業定義。專家預測,未來2~3年,羅萊又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
與國際知名品牌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逆境中再造新優勢,申洲被張德江副總理評價為:“在這里我看到了中國紡織業的希望。”
在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機影響下,全國紡織服裝行業普遍不景氣,而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卻是“獨樹一幟”:2009年完成銷售額60多億元,同比增長25%,利潤和稅收同比分別增長30%以上和50%,產值和效益名列全國紡織行業前茅,這是寧波申洲公司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交出的一份出色的成績單。
申洲公司始建于1990年,主營服裝制造。依靠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申洲公司發展的“獨門秘笈”。在過去5年內,申洲公司先后投入20億元用于設備引進和技術研發,并且培育了一支1000多人的研發隊伍。10年前建立的公司研發中心,目前擁有600多套先進試驗設備和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恒溫恒濕室。服裝面料研發人員分布在每個生產工序階段,可以根據客戶的獨特需求進行新產品開發和分析,公司每年開發的面料新產品超過1000種。
成本高、耗能多、污染大等問題一直制約著紡織企業發展,但申洲公司憑著科學管理一一化解了這些難題。不僅減少用水量30%以上,使成本得以降低,同時,還投入5000萬元,分別建成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中心和日處理能力1萬噸的中水回用系統,每年可節約2000多萬元。
申洲國際一流的技術水平和注重社會責任的形象,贏得了Nike、adidas、彪馬(Puma)、優衣酷(Uniqlo)等國際知名品牌及伊藤忠、伊都錦、伊藤洋華堂等零售商的青睞,與眾多巨頭以股份合作、技術合作等形式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
金輪科創股份有限公司
打破國外針布在高端市場壟斷地位,金輪科創自主研發的“鉆石”系列針布產品成功與國外主機配套,是我國梳理器材的重大突破。
針布行業是個小行業,但針布卻是是紡紗梳理設備的核心部件,被稱為梳棉機的“心臟”,技術含量很高,是提高紗線質量的關鍵部件。這個市場國內外競爭激烈,位于江蘇省南通市的金輪科創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推出了金輪“鉆石”系列高速高產梳棉機用蓋板針布和高速高產梳棉機用齒條,并于11月21日通過了由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東華大學以及業界知名的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組的鑒定。專家評價認為,金輪科創“鉆石”系列產品可以替代進口針布,打破了國外針布在高端市場的壟斷地位,標志著我國國產針布將全面替代進口。
憑借高性價比的產品,今年以來,金輪科創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加了33%。目前,金輪公司已經成為國內針布行業的領軍者??梢云诖?,金輪科創公司研發的“鉆石”系列針布產品在國內眾多紡織企業的廣泛成功應用,將對國產針布全面替代進口、降低紡織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紡織企業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國紡織器材行業技術進步,實現產業升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鑫緣繭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實施科技創新和品牌經營,推行“公司+科研院所+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鑫緣集團成功帶動了江蘇、山東、廣西等地繭絲綢業的發展。
鑫緣以“1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中國名牌”的品牌保有量,成為中國絲綢行業競爭力前十強企業。2009年,盡管經受金融危機影響,集團仍保持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實現銷售收入20.5億元,利稅7500萬元。
通過建立健全品牌動態管理評估分析,不斷致力于綜合指數及品牌監控體系,保證和提升“鑫緣”桑蠶絲、真絲綢、蠶絲被“中國名牌產品”的質量、市場的美譽度。建立鑫緣品牌全球化營銷體系,國內市場網絡延伸到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國外市場暢銷日韓、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營出口額超過6000萬美元,內銷增長超過50%。
2009年,集團在建成國家星火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基礎上,國家科技部批準以鑫緣繭絲綢集團為依托單位組建我國繭絲綢行業惟一的國家桑蠶繭絲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司加大技改投入,形成32條絲綿雙宮繭自動化加工線,實現年產100萬條的生產規模,成為我國蠶絲絲綿、蠶絲被研發與生產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生產基地。
參與制(修)訂了《蠶絲被》、《桑蠶生絲》等國家標準,使產品主要技術質量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高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贏得市場主動權。公司先后被評為“江蘇省質量誠信企業”、“江蘇省質量先進集體”和“全國紡織行業質量管理先進單位”。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