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旱情導致橡膠等物資供給緊張
西南旱情對江蘇進出口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尤其是在天然橡膠等大宗商品的進出口方面,影響更是明顯。
南京海關近日提供的今年第一季度進出口數據顯示,一季度,江蘇天然橡膠的進口總量猛然增加52.7%,但價格卻提高了1.27倍。
一季度,天然橡膠進口均價在延續去年5月份以來持續上漲態勢的基礎上加速上揚,至今年3月份達每噸2854美元,同比增長54.8%,環比增長10.8%。
這其中,66.3%的進口量來自泰國,增長49.6%。
導致天然橡膠價格持續10個月上揚的因素,除了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和部分進口品種稅額降低刺激進口增加外,主要天然橡膠生產地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亦是一個重要因素。
ANRPC(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表示,盡管天然橡膠有效種植面積從2008年的700萬公頃擴張至2009年的713萬公頃,但近年來極端天氣的影響,使得平均單產下降,2009年全球天然橡膠供應下滑5.1%。
氣象資料顯示,近期產膠大國泰國北部和印度也出現較為嚴重的干旱天氣,且泰國政局動蕩,種種不利因素導致今年以來天然橡膠供給緊張。
而受國內西南干旱天氣影響,約占全國天然橡膠產量三分之一的云南地區預計今年天然橡膠減產20%左右。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天然橡膠的自給率持續下降,已低于30%的國際戰略安全警戒線。
南京海關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諸多不利因素將進一步推高中國天然橡膠的對外依存度。
事實上,我國天然橡膠進口價格持續攀升帶來的風險已經顯示:基于國內輪胎行業集中度不高且產能過剩的現狀,企業向下游轉移成本能力較弱,加之原料上漲成本大幅提高,輪胎企業的利潤大幅下降。
南京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第4季度,國內部分輪胎企業稅前利潤環比跌幅超過20%,且不少中小型卡車輪胎生產企業已停產。
持續的西南旱情,其傳導效應更加劇了江蘇口岸煤的進口。
南京海關的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江蘇口岸進口煤414萬噸,價值4.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9倍和3.2倍。
這背后的主要原因除了國內煤炭需求旺盛,供應不足、逐年吃緊,尤其是去年以來山西整頓煤礦,加之大秦線持續35天的檢修,使得國內煤運量下降約15%,以及今年元旦后,國內不同煤種價格繼續上漲外,則是持續的旱情導致電煤供應緊張。
西南五省市水電占全國總水電的近50%,持續的旱災導致當地水利發電量明顯下降,火力補充發電需求增量明顯,帶動電煤需求大幅增長。
鑒于此,作為煤炭消耗大省,江蘇省長羅志軍于4月7日率團訪問陜西,并簽署了《加強能源和其他優勢產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這比江蘇傳統“省長找煤”的新聞提早了一個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