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銷售額將超過50億 增長率可跑贏大市
香港上市體育用品公司特步國際副總裁、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葉齊7月22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雖然公司在廣告投入方面不如兄弟品牌,但上半年特步已經超額完成銷售計劃,根據全年訂單來看,全年完成50億銷售計劃應該沒有問題。
葉齊表示,相信未來3-5年內地整個運動產品市場增長約兩成,而集團增長率可跑贏大市。
他說,目前公司與英超伯明翰球隊簽署了5年的深度合作計劃,通過贊助國際球隊來擴大專業方面的影響力。同時,其時尚體育的路線不會改變。
此前,瑞士發表研報,稱特步今年的廣告與推廣預算僅5億元,對比起安踏李寧與Nike涉資逾10億元的預算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將特步評級降至中性。
特步國際今日收報5.41港元,下跌0.73%。
補充:
李寧重塑品牌戰略,希望在擴大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上做出好文章,真正和耐克、阿迪達斯叫板。
巨大的“90后李寧”幾個藝術字,孤傲地佇立在北京市通州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光機電一體化產業基地興光五街8號的門口,林丹、陳一冰、何姿、朱啟南、馬龍、郭躍、彭帥等當紅體育明星魚貫而入。
6月30日,李寧公司(本文簡稱李寧)在北京總部進行換標儀式,將沿用了20年的李寧LN舊標,更換為“李寧交叉動作”新Logo,并以“人”字形來詮釋運動價值觀。與此同時,還將“一切皆有可能”的中文口號更改為“MakeTheChange”的英文口號。
“這是李寧品牌重塑戰略的開始,預示著李寧品牌向著國際化目標更近了一步。”李寧先生如此解釋換標的意義--正如翻譯為中文的口號“讓改變發生”所指,李寧對品牌DNA、目標人群、產品定位、價格策略、品牌內涵及開發體系、人員結構等都做了相應的國際化調整。
“90后李寧”在20歲生日之際超越耐克成為中國體育市場第二名,并為自己定下了未來十年的戰略目標:2009年~2013年為國際化準備階段;2014年~2018年是全面國際化階段,成為世界體育品牌前5名和中國體育品牌第一名。
如同7年前聯想換標為國際化戰略鋪路一樣,在3年前即制定國際化戰略的李寧,希望能擺脫始終纏繞在自己身上的“山寨”國際化形象,真正和耐克、阿迪達斯叫板,在擴大品牌的國際影響力上做出好文章。
然而,要真正獲得國際認可遠非換標那么簡單。按照通常的“國際化”標準--海外市場對公司業務貢獻度要達到20%,而目前李寧的海外貢獻度還不到2%,在國際品牌紛紛看好中國市場的時候,李寧能否用8年時間來完成“出海”之戰,尚不得而知。
“我們不做沒有準備的事情!”李寧首席執行官張志勇充滿豪情,這位出身財務管理的CEO,正在帶領李寧向國際化第二程進發。“新標志已經在全球開始注冊申請,正在等待當地政府的審批。這大約需要2~3年時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