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紡織產業景氣指數報告(2010年二季度)
2010年二季度,紡織產業①總體呈現出穩定向好的態勢,紡織行業、服裝制造業、化纖行業的多項關鍵性指標保持上升勢頭。其中,紡織行業、服裝制造業繼續維持在表示行業運行正常的“綠燈區”;化纖行業則從過熱的“黃燈區”步入正常的“綠燈區”。
一、總體景氣狀況
景氣:2010年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99.4點(2003年增長水平=100②),比上季度上升0.9點。
需要說明的是,在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③后,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略低(見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走勢圖中的藍色曲線),為99.3,比上季度上升0.4點。這說明二季度隨機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政策因素對紡織行業的運行繼續產生積極影響,且剔除隨機因素后的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比一季度有所上升,表明紡織行業市場同步繼續向好。
2010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為99.2點(2005年增長水平=100④),比上季度上升0.3點。僅剔除季節因素⑤,保留隨機因素,與上季度相比,服裝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和從業人員數這3個指標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在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后,2010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見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走勢圖中的藍色曲線)為98.2點,與上季度基本持平。
2010年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景氣指數為100.3點(2005年增長水平=100⑥),比上季度上升0.7點,已連續4個季度穩定回升。與上季度相比,化纖行業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稅收總額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后,中經化纖行業景氣指數略高(見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走勢圖中的藍色曲線),為100.4點。
預警:紡織行業預警指數維持在“綠燈區”。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預警指數為110.0點,比上季度下降3.3點。走勢圖顯示,紡織行業預警指數在經歷了連續數季的快速反彈后在綠燈區高位小幅波動。
服裝制造業預警指數反彈力度較大。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預警指數為110.0點,比上季度大幅上揚16.7點,延續了一季度大幅反彈的趨勢,已處于“綠燈區”高位。可見,服裝制造業基本面積極向好,但仍要注意防止“偏熱”趨向。
化纖行業預警指數明顯下降。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預警指數為116.7點,比上季度下降10點。化纖行業自去年二季度探底反彈后不斷上升,但反彈走勢在今年二季度轉為明顯下降,行業景氣由“黃燈區”走向黃、綠燈區交界處,勢頭良好。
企業景氣指數:2010年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26.1點,比上季度上升9.0點。
2010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40.5點,比上季度上升12.1點。
2010年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33.9點,比上季度下降5.2點。
燈號:2010年二季度,中經紡織行業預警燈號繼續保持綠燈,行業發展保持穩定。在構成中經紡織行業預警指數的10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位于“紅燈區”的有3個指標,即紡織行業利潤合成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⑦);位于“綠燈區”的有5個指標,即紡織行業出口總額、從業人員數、稅收合計、產品銷售收入、應收賬款(逆轉);位于“淺藍燈區”的有1個指標,即紡織行業產量合成指數;位于“藍燈區”的有1個指標,即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預計2010年三季度,紡織行業利潤合成指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將繼續保持在“紅燈區”;紡織行業稅收合計、產品銷售收入、應收賬款(逆轉)將轉入“黃燈區”;紡織行業出口總額、從業人員數將繼續保持在“綠燈區”;紡織行業產量合成指數將繼續保持在“淺藍燈區”;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停留在“藍燈區”。
2010年二季度,中經服裝制造業的預警燈號為綠燈,表明二季度服裝制造業繼續回暖,行業運行良好。在構成中經服裝制造業預警指數的10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位于“紅燈區”的有1個指標,即服裝制造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位于“黃燈區”的有4個指標,即服裝制造業產品產量、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位于“綠燈區”的有3個指標,即服裝制造業出口總額、稅收合計、應收賬款凈額(逆轉);位于“淺藍燈區”的有1個指標,即服裝制造業固定資產總額;位于“藍燈區”的有1個指標,即服裝制造業從業人員數。預計2010年三季度,服裝制造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將維持在“紅燈區”,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將轉入“紅燈區”,產品產量、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將繼續停留在偏熱的“黃燈區”,稅收合計、出口總額將轉入偏熱的“黃燈區”,應收賬款凈額(逆轉)將繼續在“綠燈區”,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維持在偏冷的“淺藍燈區”,服裝制造業從業人員數將轉入“淺藍燈區”。
2010年二季度,中經化纖行業預警燈號由上季的黃燈轉為綠燈,行業在回暖的過程中出現了階段性的回調,步入正常運行區間,但行業預警指數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在構成中經化纖行業預警指數的10個指標(僅剔除季節因素,保留隨機因素)中,位于“紅燈區”的有2個指標,即化纖行業產品出口總額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位于“黃燈區”的有1個指標,即化纖行業利潤總額;位于“綠燈區”的有7個指標,即化纖行業產品產量、從業人員、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稅收合計、產品銷售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和應收賬款(逆轉)。預計2010年三季度,化纖行業產品出口總額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將繼續停留在“紅燈區”,化纖行業產品產量、從業人員、稅收合計和固定資產投資將轉入偏熱的“黃燈區”,化纖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逆轉)、產品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逆轉)將繼續保持在正常的“綠燈區”,化纖行業利潤總額將繼續維持在“黃燈區”。
產量:紡織行業產量合成指數略有下降。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產量指數為100.0點(2003年增長水平=100),比上季度下降2.3點。其中,經初步季節調整⑧,布產量138.1億米,環比下降21.8%;絨線(毛線)產量7.6萬噸,同比下降15.3%,環比增長24.4%;呢絨產量13276.4萬米,同比增長26.4%,環比增長23.8%;絲產量2.6萬噸,同比下降43.7%,環比下降59.7%。
在進一步剔除隨機因素后,二季度紡織行業產量合成指數(見圖中藍色曲線)為102.0點,比一季度上升1.2點,也略高于未剔除隨機因素的產量合成指數。
二、生產、經營與投資狀況
服裝制造業產品產量有所上升。經初步季節調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產品產量為68.5億件,同比增長80.6%,環比增長10.0%。
化纖行業產品產量穩步增長。經初步季節調整,二季度化纖行業產品產量為774.2萬噸,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季度回落7.0個百分點;環比增長4.0%,增速有小幅加快。
從業人員:2010年二季度末,紡織行業從業人員為586.2萬人,同比增長0.9%,增速比上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
2010年二季度末,服裝制造業從業人員為402.4萬人,同比增長1.5%,增速較上季度上升0.8個百分點。
2010年二季度末,化纖行業從業人員為42.0萬人,同比增長4.0%,增速與上季度基本持平。
出口: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出口總額為408.0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增速較上季度下降15.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4.7%,增速比上季度下降24.3個百分點。
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服裝出口額為235.7億美元,同比增長6.1%,增速較上季度下降17.6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5.5%。
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出口總額為43.5億美元,同比增長30.7%,增速較上季度下降24.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2.4%。
銷售: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為6577.5億元,同比增長25.2%,增速較上季度微降1.2%;環比增長16.1%,增速較上季度上升26%。
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為2649.9億元,同比增長26.1%,增速較上季度上升2.8%;環比增長9.0%,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7.7%。
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化纖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為1207.3億元,同比增長27.7%,增速較上季度下降17.3%;環比增長11.7%,增速較上季度上升7.0%。
利潤總額:紡織行業利潤總額大幅增長。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實現利潤總額為292.4億元,同比增長60.1%,增速較上季度下降28.3個百分點;環比增長33.2%。
{page_break}
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為122.0億元,同比增長38.9%,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2.8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9%。
化纖行業利潤總額有所上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實現利潤總額57.2億元,較上季度增加16.1億元。
稅金:紡織行業稅收合計明顯增長。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上繳稅收合計為173.8億元,同比增長29.1%,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5.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7.5%,增速較上季度上升41.4%。
服裝制造業稅收合計環比有所下降。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上繳稅收合計為72.6億元,同比增長27.4%,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8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6.2%,增速有所下降。
化纖行業稅收合計小幅上升。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化纖行業上繳稅收合計為17.5億元,同比增長10.1%,同比增速較上季度下降4.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7.1%,環比增速較上季度微升0.6個百分點。
投資: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增長。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為537.0億元,同比增長14.8%,增速較上季度下降17.0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52.5%,環比增速較上季度上升207.8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為315.2億元,同比增長18.7%,增速較上季度下降2.0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40.2%,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93個百分點。
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增長。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為86.9億元,同比增長33.7%,增速較上季度上升50.8%;環比增長140.6%,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89.5個百分點。
價格:紡織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持續上升。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7.5點(上年同期=100),比上季度上升1.9點。
服裝制造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有所上升。2010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1.8點(上年同期=100),比上季度上升0.6點。
化纖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持平。2010年二季度,化纖行業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15.5點(上年同期=100),與上季度持平。
應收賬款:2010年二季度末,紡織行業應收賬款為1699.3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較上季度上升0.8個百分點。
2010年二季度末,服裝制造業應收賬款凈額為779.0億元,同比增長15.6%,增速較上季度上升5.8個百分點。
2010年二季度末,化纖行業應收賬款凈額為208.1億元,同比增長19.8%,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1.9個百分點。
產成品資金占用:2010年二季度末,紡織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金額為1090.7億元,同比下降2.5%,增速較上季度下降0.5個百分點。
服裝制造業產成品資金占用有所增加。2010年二季度末,服裝制造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金額為455.9億元,同比增長0.7%。
化纖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繼續增加。2010年二季度末,化纖行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金額為236.2億元,同比增長36.6%,增速較上季度上升15個百分點。
虧損面:紡織行業虧損面有所縮小。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虧損面為16.7%,環比下降3.3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的覆蓋面有所縮小。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紡織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16.3億元,同比下降35.7%。
服裝制造業虧損額下降近三成。2010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虧損面為21.7%,環比上升0.6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的覆蓋面稍有擴大。經初步季節調整,2010年二季度,服裝制造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8.7億元,同比下降28.6%。
化纖行業虧損額減少七成多。2010年二季度,化纖行業企業虧損面為14.6%,環比下降5.9個百分點,虧損企業的覆蓋面明顯降低。經初步季節調整,二季度,化纖行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2億元,比上季度減少5.5億元,減少71%。
三、預期及建議
1.發展預期
2010年二季度,紡織產業的景氣度延續了一季度的上揚態勢,預計紡織產業生產經營狀況在2010年三季度將進一步好轉。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我國宏觀經濟環境向好及一系列行業政策的貫徹落實為紡織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尤其是強勁的內需市場的拉動以及《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近一年多的貫徹落實,給紡織產業進入快速的發展軌道提供了內生動力。同時,一些行業相關政策也使行業發展的效應逐漸顯現,將繼續帶動紡織產業中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如《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說明了紡織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及推動技術創新工作的必要性;《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則指出,鼓勵東部地區紡織產業優化升級,并將部分制造環節轉移至中西部,以降低成本,提高行業競爭力。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將帶動紡織產業繼續向好發展。
在目前我國紡織企業訂單狀況良好等有利形勢下,我們還需清醒地看到影響產業健康發展的諸多問題,如優化產業結構和技術創新進展仍需大力推進,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也將給紡織產業進一步的發展帶來壓力。下半年,行業企業應著力處理好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帶來的問題,繼續推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2.相關建議
首先,行業應切實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繼續做好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及科技創新的相關工作。為確保實現淘汰落后產能的各項目標,紡織產業應抓住主要環節、突破重點及難點,進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產能的長效機制。同時,行業還須進一步加大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其次,應鼓勵紡織企業有序轉移。我國紡織工業約80%的企業集中布局在沿海省市、85%以上的工業總產值在東部地區實現,而原材料和勞動力主要分布在廣大中西部地區,形成了生產要素與生產能力配置較不合理的局面。加大對產業轉移的支持力度,應發揮區域政策的引導作用,充分利用好國家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現有政策,支持紡織產業轉移項目。同時,還應創新區域合作模式,鼓勵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加強合作,按照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的原則,探索在中西部地區共建紡織產業園區或集聚區,支持東部與西部地區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業資源。
注解:
①紡織產業包括紡織行業、服裝制造業及化纖行業。其中,紡織行業僅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紡織業行業大類,不包括廣義紡織的化纖生產、服裝制造等;服裝制造業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紡織服裝制造業,指以紡織面料為主要原料,經裁剪后縫制各種男、女服裝,以及兒童成衣的活動,包括非自產原料制作的服裝,以及固定生產地點的服裝制做;化纖行業是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化學纖維制造業。
②2003年紡織行業的預警燈號基本上在綠燈區,相對平穩,因此定為中經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的基年。
③隨機因素亦稱不規則性,如新政策實施、宏觀調控、自然災害等因素對數據的影響。
④2005年服裝制造業的預警燈號基本上在綠燈區,相對平穩,因此定為中經服裝制造業景氣指數的基年。
⑤季節因素是指四季更迭對數據的影響,如冷飲的市場銷量隨四季氣溫年復一年發生周期變動。
⑥2005年化纖行業的預警燈號基本上在綠燈區,相對平穩,因此定為中經化纖行業景氣指數的基年。
⑦逆轉指標也稱反向指標,對行業運行狀況呈反向作用。其指標量值越低,行業狀況越好,反之亦然。
⑧初步季節調整指僅剔除春節等節假日因素的影響,未剔除不規則要素的影響。
★燈號圖說明:預警燈號圖是采用交通信號燈的方式對描述行業發展狀況的一些重要指標所處的狀態進行劃分:紅燈表示過快(過熱),黃燈表示偏快(偏熱),綠燈表示正常穩定,淺藍燈表示偏慢(偏冷),藍燈表示過慢(過冷);并對單個指標燈號賦予不同的分值,將其匯總而成的綜合預警指數也同樣由5個燈區顯示,意義同上。(經濟日報社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