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感染“超級細菌” 根除有道
據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11日刊登研究報告稱,英國醫院發現一類新的超級耐藥細菌,感染者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受過外科手術。這種細菌抗藥性極強,研究顯示,這些“超級細菌”對替加環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藥性,目前已感染英國、美國、瑞典、荷蘭、澳大利亞個別居民,人數達30多人。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家亞歷山大•凱倫指出,“超級細菌”與其他細菌的不同之處在于其特殊的機制。常見的抗藥細菌不能將抗藥基因“傳”給其他細菌,而新研究則表明,NDM-1基因可以在細菌間轉移,導致更多“超級細菌”出現。一些專家認為,這種“傳染性”是該“超級細菌”令人擔憂的一個重要原因。
超級細菌出現 警示鞋業同質化危機
制鞋業是同質化的重災區,有關專家擔心,這種同質化的發展將成為一顆“定時炸彈”。很多企業不愿意在研發上耗費大量成本,導致產業大興“跟隨”戰略,市場定位、產品、服務與其他企業趨同。就養就導致行業產品不能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另外就是同質化非常容易集聚風險,并且不能有效的分散風險。
金融危機以來,眾多代工鞋企及無品牌、無自主產品的企業遭受重創,導致大量企業倒閉。不過即使如此,同質化現象依然嚴重。眾鞋企你抄襲我,我模仿你,導致市場環境越來越惡劣。有的鞋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去研發,力求以全新的技術打造獨特的產品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卻被一些不勞而獲的鞋企卻肆無忌憚地攫取,然后將這些技術用在自己的產品上牟取暴利,而那些辛辛苦苦創造出技術成果的鞋企由于沒有申請知識產權保護,只能無可奈何地痛失潛心挖掘的優勢資源。所以說,同質化就如同“超級細菌”侵蝕著制鞋業的健康發展。
應對“超級細菌” 給自主產品加上防護外衣
在群雄逐鹿的產業競爭中,有鞋企開始意識到技術專利的重要性,只有真正擁有了自主生產研發的實力和多項實用型專利,才能區別于大多數企業的同質化競爭。從1995年開始,耐克公司每年拿出5000萬美元作為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費用,從生物力學、工程技術、工業設計、化學、生理學等多個角度對產品進行研究。李寧也緊隨其后,在美國的波特蘭、香港、北京等地都有研發中心。可見中國鞋企開始重視研發及創新。但是鞋企在創新時不應僅停留于款式與花色變化,或認為增加某些功能性特征就是研發了。現在制鞋是人體生物力學、人體工程學、骨骼醫學、高分子材料學、化學、環境科學、統計學、美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科技新產品。
想擁有技術專利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發揮人才的作用。知識產權是人才的智力勞動成果,鞋企專利的獲得需要人才知對技術的深刻研究。因此,鞋企不僅要提高質量,還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重視人才引用,才能將“山寨”拒之門外。當然,知識產權的保護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政府非常重視企業專利工作,有效的調動了企業專利工作的積極性,促使企業不斷地開發出專利產品,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同時不斷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企業的專利管理工作也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軌道。許多企業的負責人都把專利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企業內部“學專利、知專利、用專利”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運用專利知識保護技術創新成果已成為企業的一項基本功。
2010年在經濟危機與反傾銷帶給我們的陰霾下,鞋企要時刻保持危機感、緊迫感,要注重研發,提高技術創新。只有過硬的研發技術能力,加上鞋企本身的知名度和知識產權的應用,一定能引領鞋企在激烈的競爭中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總而言之,鞋企要將技術優勢轉化成競爭優勢,進而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保護好自己的知識產權,才能使企業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