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創新引路 韓國制鞋業從衰落走向振興
今年10月首次到轉型升級階段的中國制鞋業來說,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借鑒意義。
韓國制鞋業于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快速成長,曾長期在出口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是全球重要的制鞋基地之一,1990年創下出口43億美元的最高紀錄,但后來在短短幾年內失去了價格競爭優勢,出口逐年遞減,每況愈下。2002年出口僅5.77億美元,2003年5月份韓國鞋制品貿易首次出現逆差,宣告了韓國制鞋業作為主要出口產業時代的徹底結束。韓國制鞋業在20年間迅速興起,在10余年間急速衰落,可謂“興也勃焉,衰也忽焉”。韓國制鞋業衰落的直接原因在于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漲導致國際競爭力下降乃至喪失,根本原因在于從70年代開始過分依賴貼牌生產方式(OEM)進行生產和出口的模式,造成長期忽視自有品牌創立以及專業人才的培養,未能培養出自己國家的品牌占領國際市場。當知名品牌將生產基地轉移至中國和東南亞后,韓國制鞋業才幡然醒悟,但為時已晚。目前,我國的制鞋業與韓國制鞋業有許多相似之處。一是我國企業對于產業的發展趨勢、產業技術、新材料的研究開發的重視程度、資金投入及人才培養都還很不夠;二是部分產品按OEM方式生產出口,生產企業手中沒有直接客戶,也不掌握銷售渠道;三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和經營成本在不斷上漲,令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堪承受。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有最終失去國際競爭力的可能。
如今,韓國在積極進行制鞋業特別是運動鞋的高科技研發,開始進入研究尖端IT鞋時代,包括可改程序的鞋子,功能性步行鞋,極限運動特殊功能鞋等。同時,成立了韓國鞋業振興中心,積極開展立體力學性能評價領域專門化及進行尖端IT鞋的研究開發。除舉辦尖端鞋展會外,還舉辦尖端鞋子功能競技大賽,致力培育新銳鞋子設計師,通過尖端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技術融合、復合來發掘未來產業的發展空間,將躋身世界一流級別的韓國IT部件技術嫁接到鞋業開發技術上,研制具有高附加值的尖端鞋,引領和主導全球尖端鞋市場,并把鞋業品牌國際化提升到國家形象的高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韓國鞋業界和政府的做法,對中國制鞋業無疑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雖然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制鞋大國,卻不是制鞋強國。在世界鞋業名牌之林,鮮有中國品牌。因此中國鞋業要想繼續順利發展就必須吸取他國的經驗教訓,根據國際市場需求,及時作出調整。以企業為主體,大力開展產業技術、新材料的研究開發和科技創新。實施發展自己國際品牌的戰略,建立自己的國際營銷渠道,走國際化經營之路,逐漸轉向品牌輸出和資本出口,鼓勵和保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