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拉登:如何從富商之子走向反美之路?
十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發出狠話,對于死敵本·拉丹,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人終于見到了拉丹的尸體。出身富商家庭的本·拉丹如何變成美國眼中的頭號恐怖分子?
十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發出狠話,對于死敵本·拉丹,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人終于見到了拉丹的尸體。
當地時間1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基地”組織頭號領導人本·拉丹當天在巴基斯坦境內被美軍擊斃。巴基斯坦情報官員也在同日證實了這一說法。
“9·11”后漫漫十年中,本·拉丹及其親隨躲過一次又一次的追捕,成為深扎在美國政府心頭的一根刺。拉丹死訊公布后,許多美國民眾涌向白宮外,狂歡慶祝這一被認為與邪惡同名的公敵之死。
然而有幾人會反思,一個出身富商家庭的年輕人如何會變成令人談之色變的頭號恐怖分子?
從富商之子到“圣戰者”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收集的一些卷宗描繪,本·拉丹出身的家族規模龐大且極具影響力,與沙特阿拉伯王國的統治者關系密切。
本·拉丹的父親曾經借20世紀50年代初阿拉伯半島的第一次石油大發展,成為當地顯赫的建筑商人。而1957年出生的本·拉丹在童年時就與沙特的王子們一起玩耍,并在15歲時就擁有了自己的馬廄。
不過,在52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17的本·拉丹,區別于其他大部分都去西方國家學習或者長居的手足同胞,從來沒有前往西方接受教育,而是在阿卜杜拉國王大學完成了學業。這一經歷被認為與拉丹后來的極端反西方思想頗有關系。還在大學期間,拉丹即與穆斯林兄弟會這樣的伊斯蘭激進組織來往甚密。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本·拉丹來到阿富汗參加“圣戰者”組織,資助阿拉伯國家的志愿者來到這個中亞國家抵抗蘇聯入侵,并為他們提供訓練經費。很快,拉丹成為在阿富汗的阿拉伯“圣戰者”的領袖。1988年,本·拉丹及其“圣戰者”們建立了一個名為“阿爾—伊達”的大本營,即基地組織,專門訓練“圣戰者”。不過,拉丹的目標并不僅僅是將蘇聯趕出阿富汗,而是要通過暴力手段改造整個伊斯蘭世界。
拉丹在阿富汗的所作所為都得到了美國中情局的幫助。美國為在阿富汗抵抗蘇聯侵略軍的“圣戰者”們提供武器彈藥和資金援助。美國人沒想到的是,十多年后,這些美制的武器反過來被用于擊落美軍的直升機。
十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發出狠話,對于死敵本·拉丹,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人終于見到了拉丹的尸體。出身富商家庭的本·拉丹如何變成美國眼中的頭號恐怖分子?
從資助人到精神領袖
通常,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被認為是本·拉丹個人生涯中頗具轉折意味的一年。在本·拉丹志愿向沙特阿拉伯提供武器和士兵時,沙特拒絕了他的援助,取而代之的是50萬美國援軍。
這在拉丹看來是“對伊斯蘭使命重大的背叛”,迫使其出走蘇丹。在那里,拉丹開始為基地組織提供財政援助,包括在1992年資助了約500名被從巴基斯坦驅逐出的“圣戰分子”。同年,一樁針對駐索馬里美軍的也門旅館爆炸案,被美國情報人員認為是本·拉丹操縱之下的第一樁恐怖襲擊。不過,根據埃及記者達爾維希的分析,此時本·拉丹尚未提供任何意識形態滲透,而只是通過一個非常復雜的、從也門一直延伸到阿爾巴尼亞的金融系統來為基地提供后勤支持。
到了1994年,本·拉丹開始在蘇丹建立新的訓練營,但此時,蘇丹政府正式凍結了拉丹的財產并剝奪其公民資格,甚至他的家族也在他從也門走私軍火事發后對其公開指責。但這些都讓本·拉丹變得更為狂熱。1995年的利雅得美軍軍營爆炸案,以及1996年達蘭美國軍營爆炸案都被認為與拉丹有關。
1996年本·拉丹與塔利班創始人奧馬爾的結盟也許是其從“后勤者”角色走向意識形態領袖的重要一步。就在當年,拉丹發表其反對美國的“圣戰宣言”,稱“穆斯林對美國的怒火正在燃燒”,并號召要以游擊戰的形式來對抗美國”。1998年,本·拉丹更是發布公告,鼓動“對世界每一個角落的美國人展開攻擊是所有穆斯林的個人義務”。同年,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遭到炸彈襲擊,造成200多人死亡。美方認為本·拉丹參與了策劃。
十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發出狠話,對于死敵本·拉丹,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人終于見到了拉丹的尸體。出身富商家庭的本·拉丹如何變成美國眼中的頭號恐怖分子?
頭號恐怖分子{page_break}
實際上,本·拉丹最早進入美國中情局視野時只是沙特一個持不同政見者,最多也只是“資助伊斯蘭激進分子的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本得不到關注。拉丹1996年的“圣戰宣言”在美國當局當時看來甚至是滑稽和怪異的。這個日后成為聯邦調查局有史以來頭號通緝犯的人,最開始只是一個居住在山洞里的、沒有國籍的、頭腦還停留在十字軍戰爭中的沙特人。
“幾乎沒有人重視它。它太怪異、太原始,也太遙遠。美國人堅信,現代性、科技以及自己的理念,一定能防止歷史上的那種野蠻場面降臨到他們頭上;面對這種信心,本·拉丹及其追隨者的挑釁姿態就顯得很荒謬,甚至有些可悲。”《巨塔殺機》的作者勞倫斯·賴特曾在書中如此評論。
然而,基地組織絕非只是出自7世紀阿拉伯的古董,本·拉丹已經學會了如何利用現代工具和現代思維。各種訓練士兵的CD,通過電視或者錄像來傳遞信息,甚至用網絡來號令跟隨者。本·拉丹顯然很善于運用科技的力量來擴大自己在伊斯蘭極端分子中的影響力。
直到1999年,美國政府才公開稱,基地組織是一個陰謀殺害美國公民的國際恐怖組織。“9·11”之后,本·拉丹更是成為美國政府用以判斷敵友的一個標準。“每個地區的每個國家現在要作出這樣一個決定:是與美國為友還是與恐怖分子為伍。”小布什在當年公開表示。
“9·11”之后的數個星期,本·拉丹在錄像中首次公開承認對此起襲擊事件負責。自那一刻起,本·拉丹的個人聲望在伊斯蘭極端恐怖分子中攀上頂峰,而美國則在驚魂未定之后,展開了冷戰后最重要的安全戰略大調整。
十年前,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發出狠話,對于死敵本·拉丹,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人終于見到了拉丹的尸體。出身富商家庭的本·拉丹如何變成美國眼中的頭號恐怖分子?
基地隨時可能報復
此后近十年,美國及其西方盟軍持續在阿富汗進行反恐戰爭,其目標便是剿滅塔利班和基地組織,追捕或擊斃本·拉丹及其追隨者。這期間,數次傳出拉丹已死的傳聞。
2004年,伊朗國家電臺報道稱拉丹已經被美軍生擒,世界各大媒體立即作出反應。就在各種報道機器即將啟動的時候,巴基斯坦和美國政府出面否認了這一消息。
2006年9月23日法國地方性報紙《東部共和報》刊登了一份法國對外安全總局絕密文件的復印件,稱一個“通常可靠的消息源”提供的未經證實的報告說,阿拉伯情報人員確信拉丹患傷寒于8月23日在巴基斯坦不治而亡。隨后法方否認此報道。
此后更有消息稱,由于本·拉丹患有嚴重糖尿病,在缺醫少藥下已經病危甚至亡故。
這次,按照美方的說法,拉丹確實已死。
美國政府在高興之余,仍然擔心基地組織的報復行動隨時可能發生。“本·拉丹的死并不意味著我們工作的結束。毫無疑問,基地組織將會繼續對我們實施攻擊。因此,我們必須并且繼續對國內外的情況保持警惕。”奧巴馬在電視講話上表示。
“9·11之后,基地組織與本·拉丹的影響力就像一場21世紀的政治瘟疫般擴散開來,”《紐約時報》評論道,“即使是今天,基底組織到底有多少成員,到底滲透進了多少國家,以及是否如本·拉丹自己吹噓的那樣,他在尋求用生化及核武器裝備基地組織,都仍然不得而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