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玩具”只銷國內 到底是誰的錯?
日前,一家國際環保機構公布了一項抽樣調查結果,國內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含有危害兒童健康的鄰苯二甲酸酯。
有業內人士爆料,國內企業生產兒童玩具有兩套標準,出口的標準很高使用無毒無害的漆和原料,而國內使用的是有很多隱憂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玩具生產內外有別,“毒玩具”只傷害中國孩子?!
出現這種問題,固然與玩具生產商道德缺失,為追求利潤見利忘義,不擇手段,但只怪玩具生產商是不公的。因為制定玩具生產出廠標準的不是生產商而是官員,對玩具流入市場負有監督檢查職責的不是生產商而是官員。
在國內,不要說符合國家標準的玩具,盡管這套標準與國際標準比非常低,就是三無產品或山寨廠家生產出來的劣質玩具,在市場上不也大行其道嗎?
玩具生產商注重的是利潤,人們可以號召他們講道德,要求他們用道德自律,但事實上,對他們,過多的道德要求是沒有用的。為了降低成本、為了追求利潤,只要有空子可鉆,沒有什么事是他們不敢干的。何況,現在玩具生產商用很多隱憂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制造玩具,并不違反國家標準,你能怪他們嗎?你怎么怪他們?
放縱“毒玩具”傷害中國孩子的,不僅是商人的利潤,還有官員的不負責任。
一個是玩具生產國家標準的制定者們。這些部門及其官員們,平常這也與國際接軌,那也與國際接軌,但當涉及到關系億萬孩子身體健康的玩具是否安全無害時,他們就再也不提與國際標準接軌了。由此可見,很多部門和官員的與國際標準接軌都是有選擇性的。對他們有利的,他們就接軌;對他們沒有利的,他們就不接軌。
其次是行業監管官員的無所作為。如果說,企業生產銷售的符合國標的玩具有害是玩具標準制定者們的過錯,那么,市場上三無玩具和低劣的山寨產品暢通無阻,無疑就是行業監管部門及其官員的錯。
三是官員為追求GDP的地方保護主義。地方保護主義無所不在,尤其是在一種商品成為一個地方的支柱產業時,為了GDP、為了稅收、為了就業,為了政績,什么污染、什么有害、什么孩子的健康,官員們就什么都顧不得了。
企業見利忘義,官員以GDP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急功近利的發展觀,都是造成玩具生產標準內外有別,“毒玩具”只傷害中國孩子的主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