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樹難乘涼?供貨商“心碎”沃爾瑪
“過去我們認為,在沃爾瑪里銷售服裝,量大了就能掙錢。與沃爾瑪合作后才發現根本就不掙錢。”
沃爾瑪不僅控制了流通領域的末端,而且逐漸控制了生產者
“我不會和沃爾瑪簽訂新一年的供貨合同了。”3月8日,臨近沃爾瑪與供貨商簽訂新一輪合同時,老胡難掩失望。
老胡是沃爾瑪最早的服裝供貨商之一,他的上海假日實業有限公司2007年就在沃爾瑪超市銷售多個品牌的男女裝。
2009年,沃爾瑪改變了采購的配送模式,將整體物流配送轉包給第三方物流,各單店的退貨全部由該第三方物流操作。讓老胡想不到的是,模式的改變,讓他多付出幾十萬元的資金。“合同中規定對方在貨物出售后收取出售貨物6.5%的費用,同時還規定對未能在沃爾瑪門店銷售出去的貨物也要收6.5%的退貨手續費”。
而且,“對未能銷售出去的貨物,如不能在規定時段內收走,還要再加收退貨商品采購金額2%的費用。此前,公司是自己委托物流公司進行退貨,所以對2%的逾期費用沒有多大的支出,但換成第三方物流后,因為溝通問題,逾期費用大幅度上升。”老胡說,“更加嚴重的是,如果延至五十天以上,沃爾瑪方面可自行決定退貨商品。”
而他多付出的幾十萬元,就是因為逾期未能收回退貨。
老胡不是唯一對沃爾瑪表示失望的供貨商。海南思丹奧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沃爾瑪老供貨商,2007年,思丹奧西褲還是沃爾瑪男裝區中的大戶,但到今年3月,在沃爾瑪已經很難再找到這個品牌。
公司一位負責人說,思丹奧和沃爾瑪合作了十年,但后來發現做沃爾瑪“不掙錢”。他表示,最開始是沃爾瑪找到思丹奧做褲子,所以在沃爾瑪店內思丹奧的褲子很多,“但想進沃爾瑪的又不是只有我們一家,后來沃爾瑪找到了成本更低的廠商,就不合作了。”
這位負責人還認為,思丹奧不再和沃爾瑪合作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沃爾瑪開店速度太快,“如果把貨送過去,他們還需要你有專門的人來管理,你哪里有那么多人呢?即使請了一個人在那邊,你怎么知道他上不上班呢?你賺到的錢夠不夠開這個人的工資都還說不清楚。”
蘇州協爾服飾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也表示,“之前做過包括沃爾瑪等超市,利潤都不高。需要專人來管,公司在沒有專人的情況下就不可能很好地和超市合作。我們可能會逐步撤走和超市的合作,因為超市這邊花費的人力和物力都很大。”
而不打算再和沃爾瑪合作的服裝供應商遠不止以上幾家。根據記者對北京、上海、深圳等沃爾瑪超市內服裝供貨商的了解,發現2007年以來,沃爾瑪老供貨商名單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80%左右已經不在沃爾瑪銷售,當時把自己的服裝送到沃爾瑪的約七十家品牌商,到今年只剩下十三家。
取而代之的,是新增的五十家企業。在它們當中,除了李寧公司外,大部分都屬于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離開的身影中也不乏“大牌”,上海開開服飾和杭州香蕉服飾都曾經是中國服裝百強企業。
“老胡們”的看法,可能是這些供應商選擇離開的重要原因。北京商業干部管理學院院長、中國供應商研究中心主任楊謙認為,從超市角度來看,像沃爾瑪這樣的大型超市,更換供應商是一件很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從供應商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應當更多地了解供貨商被更換的原因,看看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才能談得上保障供應商的合法權益。”
河北一位服裝供應商認為沃爾瑪如此大面積更換供應商是不正常的事情,因為如果一個供應商在超市里銷售能夠掙到錢,是不會離開的。沃爾瑪服裝供貨商、深圳市順祥合商貿有限公司跟單員羅健也說,“過去我們認為,在沃爾瑪里銷售服裝,量大了就能掙錢。與沃爾瑪合作后才發現根本就不掙錢。”
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單正國說,四年來,沃爾瑪出現大面積更換供貨商的情況,說明沃爾瑪不僅控制了流通領域的末端,而且逐漸控制了生產者。而上文提到的思丹奧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與他的觀點高度一致:“供貨商和沃爾瑪的地位嚴重不對等,在每年談判時往往沒有辦法談下去”,而公司也“已經不再做超市渠道了”。
沃爾瑪是……?
沃爾瑪是“大樹”
1、2003年感恩節那天,沃爾瑪的日銷售額達到15.2億美元,超過了36個國家的GDP之和。
2、在美國的21個州,穿紅T恤的雇員數目超過了美國軍隊的人數。
3、沃爾瑪的年增長規模,相當于新建一個——你可以在以下公司里任選其一——道氏化學、百事可樂、微軟或洛克希德·馬丁。
4、如果用沃爾瑪每年因失竊而損失的資金成立一家公司,可以排在《財富》雜志一千強之內。
5、麥肯錫公司說,美國經濟在1995-1999年超過1/8的生產力成長要歸功于沃爾瑪。
6、如果沃爾瑪是一個國家,它就是中國的第五大貿易國。
沃爾瑪是“大壞蛋”?
1、原本產品在專賣店利潤率可達10%或者更高,一旦進入沃爾瑪,這個數字大幅下降。
2、在其他客戶手里能達到10-15%的利潤,在沃爾瑪只有5%,而且是毛利。
3、2010年初,沃爾瑪提出擴大直接采購比例,減少供應商或第三方采購等中間環節,要在全球整條供應鏈節省5-15%的成本。
4、在中國,沃爾瑪整合好又多后,要求所有供貨商產品重新再交條碼費,一個條碼一間店收五百元,一個供貨商平均要交幾十萬元。其他的費用還包括:彩頁費五百元/店/條碼;冰柜費1500元/店/條碼;新品費用除注明一千元/店/條碼之外,還要求引進新品的成本必須是全國最低價,否則不予引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