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界的“打假”
最近央視打假的力度越來越大了,從3·15的雙匯到現在的達芬奇家具,每一次打假都會引起社會的軒然大波,讓各類品牌尤其是大品牌們警醒,如果原罪已經存在,短時間內無法調整到位,那么,是否到了該考慮和央視成為緊密合作伙伴的時候了。
人們也因而越來越理解,每年年底的央視廣告競拍現場為什么那么火暴了,與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公關相比,拿出幾千萬或者上億元的廣告費算得了什么?
當然,央視的每一次打假都是有事實根據的,即使只是冰山一角,即使被打的品牌心里不服,也最好不要反擊,因為如果反擊會迎來央視接連不斷的追蹤報道,而且都是央視名嘴直接上陣。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冤冤相報何時了,尤其是和擁有權威話語權的機構打嘴仗,肯定占不了上風。更讓被打的品牌委屈的是,即使保持沉默都不是央視所能容忍的,一定要公開道歉,否則,后續的追蹤報道還會接踵而至,直到你道歉為止,當然,道歉了以后如果再追加上一筆巨額的廣告費最好。
中國服裝品牌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過各種各樣的問題:記得幾年前去溫州采訪,在一次報喜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一位記者的提問驚出了報喜鳥掌門人吳志澤一身冷汗。那名記者說:他在上海報喜鳥的專賣店里詢問報喜鳥的導購,這些服裝是在哪里生產的,導購說是在上海生產的,不承認是在溫州生產的,那么,溫州規模龐大的報喜鳥產業園在生產什么呢?吳志澤的回答還是很智慧的,不但為溫州制造加了分,還為報喜鳥打上了誠信和誠實的標簽,而最終的責任肯定都是那名不會說話的導購個人承擔了。據說,會后,吳志澤和那位記者進行了一次深談,當然,那位記者不是央視的。
而央視對中國服裝品牌的打假也有案例,只不過結果不了了之了,因為,服裝這個服裝品牌文化中的虛擬故事算是欺詐,那么杭州斷橋許仙與白娘子的傳說也許將不再流傳;如果中國品牌起了一個英文名字就是假洋鬼子,那么聯想就不應該叫“Lenovo”……
在今年3月的中國服裝論壇上,正好是央視把卡爾丹頓這個服裝品牌稱為假洋鬼子不久,以白領、例外為首的一部分服裝企業紛紛高調宣布自己純正的中國血統相反,很多類似卡爾丹頓的品牌在私底下達成了一個共識:如果不能或者不愿或者不必馬上解決血統問題,那么,最起碼首先要和媒體搞好關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