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暴露到底跟什么有關系?
前段時間一段幾分鐘時長的視頻在微博上被轉來轉去,引起了很多關注,無他,視頻的內容是在公交車上一位穿著暴露的年輕女子趴在前方座椅的椅背上睡覺,前邊座位上的老伯是該視頻的另一主角,他老人家不辭勞苦一個勁地扭轉身看MM那低得幾乎快要全部暴露出來的胸部。這一幕恰好被坐在對面的乘客看到并用手機拍攝了視頻發上了微博,一時間眾說紛紜,有指責老伯“咸濕”的,有批評女孩穿得太少且在公共場合不夠檢點的。
而在中國之外,今年6月上旬澳大利亞悉尼舉行了大規模的“蕩婦游行”,強調女性應該能夠按照自己的喜好決定穿衣并應該被尊重。這源于加拿大多倫多警察邁克·圣圭內蒂在某次演講時說的話——“女性要避免性侵犯,就不應該穿得像蕩婦般暴露”,引發外界強力反彈,演變成一場幾乎席卷全球的抗議熱潮。
于是,我們不禁要從兩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第一個是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含蓄能夠接受什么尺度的暴露,第二個是女性穿著暴露究竟是展現美還是真的是誘惑的源頭,本期我們的心理話題就從這兩方面入手,請心理咨詢師幫我們分析一二。
女性對身體自信的窗口?
心理咨詢師告訴我們,曾經有這樣一個實驗:讓一組女性先給自己的身體狀態打分,比如她自己是否認為自己的身材性感、優美等。然后提供給她一些性感、暴露的服裝,穿上之后面對一些公眾進行展示。
實驗結果表明,那些越是對自己的身材認同程度高且表現得充滿自信的女性,衣著越趨向于暴露;反之,凡是對自己的身材不夠滿意或者缺乏自信的女性,則往往在著裝上趨向保守。
心理咨詢師分析說,從上述這個實驗當中我們至少可以先理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女性著裝的暴露,有時候可能與天氣、季節的關系并不大,并非僅僅是在夏季天氣炎熱的時候女性才選擇穿著暴露,這事實上是女性對自身體態看法的體現。盡管不一定是百分之一百的體現,但至少可以認為那些喜歡穿得比較少的女性內心對自己的身材是認可的、欣賞的,這同時也是自信心的一種表現。{page_break}
此外,這個實驗也可以換另外一種做法,比方說,請同樣一位女性,以兩套服飾亮相,這兩套服飾的最大區別在于一套將身材包裹得非常密實,另一套則較為暴露、性感。然后請這位女性分別換上兩套不同的服飾在同一群人面前亮相,同時請大家對她的自信心做個評估。注意,在這個變換了方法的實驗當中,“大家”成為了實驗的主體,而實驗結果也同樣表明,凡是穿著密實那套服飾出場時的女性,“大家”對其自信心的評價往往較低,相反,當她(同一人)穿著另一套較為暴露、性感的服飾出現時,“大家”對她的評價是——對自己有自信。
當然,從上邊那兩種不同主體的實驗當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定的啟發,那就是——衣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著女性對自我的認同程度以及是否擁有相應的自信。但為什么在廣州公交車上的視頻會讓很多網友將指責的焦點放在低胸MM身上而加拿大多倫多警察的一句話就引發了一波接一波的“蕩婦游行”?
這其實并不難理解,中西方觀念畢竟有別,中國人傳統文化當中本來就講究含蓄,不大適應將通常視為較隱私的身體暴露于他人面前,加之中國女性對于自己身材的接受和認可程度也是近年來才逐漸開始改變和開放的,暴露的尺度更是逐漸加大的,這與西方女性由來已久的觀念有著很大的出入。
西方社會當中不論男女,對于自己的身體都視為是“上帝賜予”,不管長成什么樣都能坦然接受和對待,并不因為自己身體過肥過胖或存在不完美而煩惱。
于是,我們可以再度得到一個啟發,那就是——盡管衣著在一定程度上表達著女性對自我的認同程度以及是否擁有相應的自信,但這僅僅可以作為一個參照,不一定適合所有場合、適用于所有人群。
而在心理專家看來,中國女性的著裝暴露,在心理學上可以理解為一種“得到他人關注”的需要,這可以說是人的一種生存本能,也可以說是在現代社會中被放大了的焦點,且不說一些明星、模特“一脫成名”那么極致的例子,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也存在著這樣一種狀若扭曲的心理——要想贏得他人的關注,將周圍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衣著的暴露是最為簡潔有效的方法。與此同時同樣扭曲的心理是有著連帶關系的,即——得到的關注越多,意味著自身的魅力越大,并且不管這種關注的出發點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對于當事人都有一種心理上的虛榮心與滿足。
暴露與安全感有關?
心理專家指出,女性著裝的暴露程度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是經濟的晴雨表,裙子的長度很可能與市場經濟狀態有關,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并且在人類過往的歷史上可以找到一些案例。
比方說,1929年美國股市崩盤之后,經濟大蕭條時期到來,女性的裙子長度基本上在膝蓋以下。而被稱為“黃金時期”的上世紀60年代,道瓊斯指數攀上一萬點,超短裙成為了女性著裝中的主要角色。上世紀70年代阿拉伯國家石油的禁運導致美國經濟萎靡,于是紐約大街上的大部分女性都換上了長可及踝的裙裝。
至目前為止,根據以往觀察所得的資料顯示,女性裙子的長度似乎果然與當時的經濟狀況有點關聯,裙子的長度越短,說明市場經濟狀況越好,反之,當然就差了。這其中的原因有人解釋為“焦慮感”,但從心理學上來看,恐怕更多的是與“安全感”有關。
相對而言,在市場經濟狀況不佳的時代當中,多數人會產生“缺乏安全感”的心理狀態,而經濟狀況良好的時代,內心的安全感相應也會充裕起來。這從另一個側面解釋了不同時期、不同女性裙子長短、著裝是否暴露的問題,缺乏安全感的女性著裝上很可能也趨向于保守,因為她內心渴望將自己包裹起來有地方藏身。而不存在安全感缺失的女性,有可能會選擇相對性感、暴露的著裝風格,借此表達自己。(專家:于東輝 廣東省心理危機干預聯盟委員、廣州市心海榕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專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