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達芬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
權威人士認為產業將梯度轉移資本流向大企業國內市場成爭奪重點。四年一度的中國服裝協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五屆會議日前在京舉行。記者從此次會上獲悉,在國際貿易不確定因素、原材料成本上漲、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弱、出口經濟政策的調整和人民幣升值等影響下,目前產業正在加速調整步伐,保持平穩發展。
自主原創品牌逐漸崛起,服裝業開始由生產加工型為主向品牌加工和貿易型轉變
中國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在會上指出,我國服裝產業整體發展呈現四大特點:
一是產業集中度高。我國服裝產業集群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的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地,五省擁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較強的生產能力,生產總量占全國的比重超過70%,服裝產業整體發展不平衡。
二是中小企業占主體。我國服裝企業數目巨大,擁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大企業卻很少。眾多中小企業在企業管理、品牌文化、生產模式、運輸物流等方面都相對落后,抗擊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三是出口勢頭減弱。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人民幣逐步升值、勞動力成本優勢減弱、運輸成本加大、出口退稅和數量管理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出口數量增幅回落,呈現出量減價升的跡象。
四是內銷市場活躍。在市場升級、資源整合、資本創新、商業創新等積極因素直接帶動和引導下,內銷市場表現極為活躍。
在談到我國服裝產業未來發展趨勢時,蔣衡杰認為,首先是產業出現梯度轉移。我國服裝生產前五大省產量增幅平穩,且略有下降,中部地區產量提高,產業開始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其次是產業資本流向大企業。企業采取產業資源重組、品牌創新、渠道多元化、擴大融資等手段提高競爭力,大企業通過產業資本整合,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更加嚴峻;第三是國內市場成為爭奪重點。出口形勢日漸嚴峻,服裝出口受到一定程度制約,眾多企業開始轉向國內市場,國內二、三級市場迅速崛起,產業從“外貿拉動型”轉軌到“內貿推動型”的發展新階段;第四商業創新與資本創新精彩紛呈。會員俱樂部、網上快速銷售、OUTLETS、尾貨市場等新模式快速發展,國內知名企業,擺脫了以往資本單一模式,紛紛上市融資獲取發展資金。我國服裝企業正快速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與金融資本一體化之中。
行業人士分析,目前我國服裝行業總體形勢是產業面臨著結構調整和升級,內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并將成為發展重點。如何提高產品價值的品牌貢獻率和科技貢獻率,建設以質量為基礎、以創新為靈魂、以快速反映為活力、以社會責任為實現過程的“四位一體”的有良好品牌生態優勢的服裝品牌將是未來服裝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