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 渝派服裝尚缺領袖型企業
很多年前,重慶服裝界就喊出了要包裝“差距。
然而,重慶服裝界并未放棄自己的夢想。近年來,一些本土服裝企業開始嘗試從設計、國際化等方面尋找突破口,努力打造其服裝品牌。另一方面,重慶有關方面目前正在籌建服裝品牌集群。
這一切,無疑為“渝派”服裝的崛起帶來了利好。不過有業內專家認為,“渝派”服裝要真正打響名頭,還需要做更多的努力,特別是企業要依據各自產品定位,建立完善的行銷、產品、管理“三駕馬車”并駕齊驅的品牌運營系統。
本土服裝二次創業
前不久,在北部新區的戴斯大酒店宴會廳,重慶服裝品牌“依緹”舉行了2011年秋冬新品發布會。
睿智、簡練、性感……T臺上,模特們用霓衣羽裳展示著“依緹”品牌的各種內涵。臺下,來自全國各地上百家主流商場的代表,不時發出贊嘆聲和掌聲。
這一幕與幾年前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2004年,當“依緹”舉辦第一次發布會的時候,只來了4家客戶。回憶起過去,談及現在,“依緹”創始人鄧曉琴不禁感慨,“渝派”服裝的品牌之路實在是走得太艱難了!
1994年,鄧曉琴用積攢的2萬塊錢辦起了“夢之詩”服裝廠,并很快發展了起來。到了20世紀初,“夢之詩”已成為重慶成名最早的女裝品牌之一,曾拿過市內幾個大商場的銷售明星獎。“賣得最好的時候,廠里每天出貨到深夜。”
后來,隨著主城幾大商圈迅速擴容,內外資百貨巨頭紛紛進軍重慶,大量國內外的著名服裝品牌也蜂擁而至。由于競爭日趨激烈,百貨商場紛紛推出了銷售業績“末位淘汰”制度。不幸的是,在服裝方面,排在后面的全是本土品牌。
“夢之詩”和其他主流本土服裝品牌,就這樣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如今在重慶,本土服裝的市場份額已萎縮到不足20%。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鄧曉琴于7年前開始了“二次創業”,分別在意大利、香港注冊了新的高端品牌“依緹”(YITI)。“其意為你的形象、時尚、堅持,讓品位獨一無二、生活多姿多彩……”鄧曉琴說,“依緹”的這種品牌理念,代表著一份夢想與堅持。
今天,“依緹”已小有名氣。北京的翠薇百貨、上海的東方商廈、長春的巴黎春天……很多大城市的主流商場里,“依緹”讓許多人認識了“渝派”服裝。這一切,使得鄧曉琴這個風風火火的山城女人,決心要打造重慶的“PRADA”、“LV”。
設計師團隊大集結
這個近乎瘋狂的夢想,如何才能實現?鄧曉琴的回答句句離不開“設計”。在她看來,品牌是服裝企業的生命源泉。而“做品牌意味著設計、生產及營銷等各個環節的改變”。這些環節都需要內涵去控制,所以必須得依賴設計大師和團隊。
考察世界名牌服裝,如阿瑪尼、古琦和范思哲等,均為設計師品牌,即由設計師創立或以設計師名字命名的品牌。這些品牌的成功無不表明,無論誕生何種先進的營銷模式,設計文化的魅力,應該凌駕在其他生產因素之上。
深諳其中道理的鄧曉琴,因此一開始就特別重視建立“依緹”的設計師團隊。如今,“依緹”已經擁有包括國內知名設計師王鴻鷹在內的幾十位專屬設計師。
而在重慶,自2008年起,在金融危機、“東服西移”等外部因素為本土服裝業帶來歷史機遇之后,本土服裝企業紛紛高薪抄底,從國內外挖來了大批優秀設計師。也正是從那時起,重慶服裝業開始逆市而上,連續兩年保持了25%的增長速度。
除了從設計方面下工夫,一些本土服裝企業也致力于從“國際化”的角度去樹立品牌。在“段記”西服,老總段遠紅曾多次遠渡重洋到日本和歐洲研修,并與意大利軟件開發商合作,開發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服裝裁剪計劃軟件,為“段記”服裝的個性化打下了基礎。
作為制作“巴渝盛裝”的中標企業之一,“樹王”不僅從品牌取向上國際化,而且在運營模式上也努力與國際接軌。2007年,樹王服飾正式宣布升級為樹王實業(集團)公司,還引進了兩大國際品牌來自加拿大的TREE和來自英國的HOOFEE,開始推行其國際標準的品牌打造計劃。
“這種背景之下,渝派服飾已經擁有了走向成功的先決條件。”重慶市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尚福欣喜地表示。不過他同時認為,品牌不僅僅是一個LOGO,組成的要素是多元的,如產品質量、客戶體驗、創新推廣和企業理念都應涵蓋其內;服裝企業所賣的也不僅僅是產品,還在于倡導一種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等等。“渝派”服飾想要通過設計文化、品牌內涵的比拼取勝,在短期內幾乎是不可能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