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儲10天無成交 紡織企業依然面臨困境
被業內認為是棉花“最低保護價”的臨時收儲政策自9月8日實施以來,至上周五10天時間(除去節假日)仍未獲任何成交,而上周棉花期貨價格受國際市場動蕩因素影響也出現大幅度下跌。
記者近日走訪山東部分棉產地和紡織企業了解到,棉紡企業目前仍面臨較大壓力,大面積停產限產現狀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專家認為,棉花收儲政策對提高棉農積極性及規避紡織業風險有重要作用,但從目前來看,紡織企業要走出困境仍需時日。
國家托底收儲棉農積極性提高
雖然棉花收獲后期下了不少雨,影響了部分棉花的質量,但看著幾近成熟的棉花,山東省臨清市金郝莊鄉棉農金平順心情不錯。“今年產量應該是沒有問題,就看質量和價格最后能怎么樣了。”他說。
為防止棉花豐收造成的“棉賤傷農”現象發生,今年我國實行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標準級皮棉價格定為19800元/噸。雖然目前仍沒有一單成交,但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已經顯現。
德州市棉花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說,今年收儲政策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點是第一次敞開收購,這對于穩定棉花價格十分有利,棉花價格肯定跌不了。
對于今年的收成,金平順寄予了厚望。他說,國家最低收購價,對農民來說是大好事。今年種了10畝棉花,照每公斤8元、畝產250公斤計算,今年一畝地的毛收入可達到2000多元,這已接近種糧的收益了。”
許多棉農告訴記者,種棉費工、費力,加上前些年行情不好,所以很多棉農放棄種棉花改種糧食,只有那些只適合種棉的沙地和鹽堿地還在繼續種棉。這次國家實行最低收購保護價,才讓農民心里吃了個“定心丸”。
棉紡行業原料緊張形勢有所緩解
山東省德州市是全國重點產棉區之一。2010年德州市植棉面積155萬畝,比上年減少32%,但今年這一趨勢已有所扭轉。德州棉花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馬俊凱說,今年德州市植棉面積160萬畝左右,比上年增加5萬畝,而且棉花長勢整體好于去年,預計產量也將有所增加。
中國棉花協會的最新報告也顯示,今年全國棉花產量預計可達748萬噸,同比增長12.3%。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高芳近日表示,從國際上看,2011年度大多數主產棉國棉花豐收,產量將大幅增加,而需求變化不大,供求關系明顯改善,供給略大于需求,棉價還有一定下行壓力。
德州市夏津縣農業局植物保護站站長于佃平說,去年棉價上漲,籽棉的價格最高達到近15元/公斤,帶動了棉農的種植積極性。今年夏津縣的棉花種植面積為54.48萬畝,比去年有所提高。今后如果價格能夠穩住,種植面積就能穩住,國家的棉花安全也就有了保障。{page_break}
棉花產量的增加和價格的逐步穩定,讓不少棉花加工和紡織企業嚴峻的原料和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以往棉花價格大起大落造成產業投機行為嚴重,企業經營風險增大,訂單也多以短小訂單為主,棉花價格穩定后許多風險將得以規避。”馬俊凱說。
濟南元首針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泉遠說,近期棉花價格的相對穩定,帶動了棉紗價格的穩定,對于下游針織行業來說,這有利于和顧客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今年棉花增產,將為原材料供應及價格穩定創造條件。
棉紡企業走出困境仍需時日
一些棉花紡織企業反映,雖然紗價企穩,但棉紗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銷售形勢依然嚴峻,紡織企業要走出困境仍需時日。
記者采訪了解到,隨著8月份棉價止跌企穩,棉紗價格也漸趨穩定,銷量比前期稍快,但目前報價很難上調。棉紗價格比三月初最高價時每噸下跌了1萬多元,跌幅近三分之一,這一下跌趨勢讓許多企業難以緩過氣來。隨著新棉即將上市,市場上棉花資源更加充裕,棉價大幅上漲可能性很小,下游企業認為沒有必要大量進貨,仍是隨用隨買。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認為,去年棉花價格大幅上漲,棉紡企業得到實惠,今年棉價大幅下跌,企業遇到很大困難。7月到8月上旬,價格下跌較大的階段,也是棉紡企業最困難的時期,中小企業關停較多,大型企業勉強維持。
以山東德州為例,德州擁有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397家,其中棉紡企業180多家,棉紡能力為山東的1/7,全國的1/20。目前,當地中小型棉紡企業開開停停,總體上80%的紡企處在限產、停產狀態,部分企業怕高溫高潮環境設備生銹及復工時招不到工人,不得不硬著頭皮生產,眼下仍然見不到紡織企業復蘇的跡象,紡企對后市普遍表示不樂觀。
德州恒豐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思社說,行業目前面臨的壓力還是市場需求低迷,訂單不足,出口訂單更少。“因為下游紗價太低,棉紡企業尤其是純棉紡織企業生產一噸棉紗報價與所需要的棉花價格僅相差不足5000元,除去倉儲和加工以及人工成本,利潤非常低甚至虧損。”
高芳分析認為,棉紡行業面臨國內通脹壓力仍然較大,企業融資困難、成本加大;國際經濟形勢多變,需求回升不穩,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國際競爭力削弱,出口存在不確定性;勞動力、原材料、能源等各類物資價格上漲,成本提升過快,企業難以消化。
專家和行業人士建議,應繼續關注和扶持國內棉花生產,通過補貼和指導價保護價等方式提高棉農種植積極性,同時采取綠色信貸通道和專項資金引導棉紡企業實施升級改造,提高產品附加值,及時發布棉花棉紡產品信息,加大行業信息透明度等方式,引導紡織企業走出困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