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信息化建設取決于企業本身
作為一個傳統服裝企業,應該如何開展自己的信息化建設?從服裝企業的實際情況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信息化系統,取決于企業的整體戰略定位、銷售模式。
在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所謂的企業信息化是將企業的所有行為數字化,是一種過程,更注重的是技術,靠技術去實現數字化。無論是幾十個億銷售額的行業巨頭,還是只有幾千萬的行業新秀,都在全力打造適合自己的信息化平臺,試圖依靠優勢信息平臺來降低生產成本、縮短反應周期或者加強終端控制能力。在信息平臺成為核心資源的行業趨勢下,究竟有多少服裝企業應用了信息化技術?作為個體的服裝企業該如何開展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呢?服裝企業信息化技術在服裝企業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本報聯合問卷星對100個服裝企業調查樣本進行了有關信息化建設現狀的調研。
服企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不斷高漲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投資,需要的不僅僅是口頭的重視與關注,更需要企業實實在在的投入,才能保證信息化建設的成果,國外企業的信息化投入一般至少要達銷售額的2%以上,領先企業甚至達到5%-10%。那么,國內服裝企業信息化投入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服裝企業中,60%的服裝企業已經使用了信息化技術。我們都知道,在信息化出現之前,紡織服裝產業的整個上下游是“斷層”的,所謂的行業速度和高效率根本無法實現,但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整個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環節全部打通,“信息化”手段從最繁冗的市場數據中分析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并串聯起來,形成精準數據反饋給紡織服裝企業,根據信息化系統分析的內容,企業高層可以對季前銷售、毛利及庫存計劃,季中品類規劃及價格的管理,季末的商品促銷及清倉業務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更精準的規劃。
例如近年來,為了保證在行業中的領先優勢、追趕國際巨頭,七匹狼、安踏等“閩派旗艦”企業紛紛發力信息化領域,花費巨資購買信息化軟件系統。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就曾表示,信息化改變運營形態。如果沒有一個整合的零售平臺,根本無法支撐市場的快速變化,只有實現信息化,才能集成所有有效元素,快速分析影響服裝銷售的因素,包括近期銷售趨勢和未來需求預測,從而調整當季以及未來的品類結構,最終提高銷售量和客戶滿意度。
這些現象都表明,服裝企業對于信息化建設的需求不斷高漲。
為服企解決實際問題
管理問題,平時就像是掩蓋在水面下的冰山,然而借助上信息系統的機遇,很多企業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事實上,企業首先需要規范管理,從業務邏輯和有效監控方面入手,理順內部的流程。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這樣才能把信息化的基礎工作做扎實。在一些ERP、PDM等軟件中,包含了行業的最佳實踐:進貨、銷售、退貨、訂購、財務、客戶管理等一些標準化的流程。企業可以借鑒其中的管理思路,理清問題、規范流程。這些信息化優勢最終轉換為資本優勢與競爭優勢,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接受問卷調查的服裝企業中,這些企業都使用了哪些應用系統?
數據顯示,服裝企業信息化系統的普及程度已有大幅提高,特別CAD/CAM企業普及程度超過50%。就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來看,13.33%的被調查服裝企業實施了數字化服裝企業信息管理系統(PDM)、供應鏈(SCM)系統,這表明服裝企業更加重視打造快速反應體系的信息化支撐平臺。而數字化工藝設計系統(CAPP)以及數字化服裝企業電子商務系統(QR)的普及程度超過20%,或將是信息化建設的下一個熱點。 {page_break}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仍有23.33%的服裝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軟件和硬件設備沒有任何投入。從整體來看,雖然服裝企業對于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較以往有所提高,但是服裝企業要改變信息化現狀,必須加大資金投入,才有可能進行技術創新,打造出以高效信息化平臺為核心的競爭力。
一支精干、敬業、技能綜合的信息化隊伍不僅可以解決企業運營的諸多難題,提高服裝企業的運作效率;還可以成為高層決策的信息參謀,通過數據挖掘、電腦看板等工具的應用,為高層提供數據依據。就服裝企業是否應該建設信息化部門、信息化建設為企業帶來哪些收獲進行了調查。
調查顯示,超過70%的服裝企業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人員的培養對信息化工作的影響,40%的被調查企業已經培養了專門的數字化技術人員,30%的被調查企業準備培訓相關人員,但有23.33%的被調查企業仍未認識到信息技術人員的重要性。這表明雖然絕大部分服裝企業已經擁有一支信息化隊伍,但同時也存在著組織結構多樣性、信息化需求多變、合格信息技術人員短缺等普遍性問題。
調查顯示,40%的服裝企業非常關注款式設計與開發的投入,20%的服裝企業對輔助生產技術感興趣。這說明服裝作為以流程為核心的勞動密集性行業,信息化在效率方面作用非常明顯,既能應對復雜的生產運作,又能夠滿足經營地點日益分散的競爭要求。
調查表明,超過半數的企業已經感受到了服裝數字化技術應用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提高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
選擇適合自己的信息化系統
作為一個傳統服裝企業,應該如何開展自己的信息化建設?從服裝企業的實際情況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信息化系統,取決于企業的整體戰略定位、經營特點和銷售模式。
目前,在以自主制造和生產管理為主的服裝企業中,這些上信息系統時,首先想到的是提高設計效率,包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產品數據管理等。如杉杉和雅戈爾在上世紀90年代就上馬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數字化服裝工藝設計系統(CAPP),提高了成衣制造的工作效率。
這類企業也比較重視生產、計劃管理。如鄂爾多斯經過自主開發,在2000年完成生產管理系統和紗庫管理系統,2001年在針織二廠,開始工序管理系統。2002年在各子公司上銷售管理系統。杉杉和雅戈爾也基本上是這樣的思路。
另一種以品牌管理為主的企業,生產環節大部分或全部外包,形成虛擬供應鏈。這類企業一般將信息系統建設的重點放在收集銷售渠道的庫存和銷售數據上,以保證在銷售季節里能實現快速補貨,并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價格、促進銷售。這類企業一般在內部生產計劃管理上投資較少。美特斯邦威采用自己開發的系統,將終端接收的訂單,按照物料清單分拆成物料訂單,分別向上游的成衣廠或者輔料供應商下訂單。
這些例子也提醒企業管理者,任何系統的價值回報與企業實踐密切相關,僅僅有技術,并不一定能滿足企業的需求。只有以“實用、適用、易用”為原則,同時兼顧系統性和可拓展性,在硬件的配置、軟件的開發、系統的建設等各方面不斷優化,軟件執行力問題才能得到全面解決,企業才能更健康的發展。一個企業先上哪個系統后上哪個系統,不但取決于同業伙伴的動向,最重要的還取決于自身的戰略與管理水平,信息化投入需要進行長期規劃,盲目跟風模仿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