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棉紡業應對高成本的策略
韓國棉紡業生產規模較小,并呈現下降趨勢。從1990年的367萬錠到2010年的120萬錠,這樣的減少是由于淘汰了一些老舊設備,增加了自動化的機械設備。據預計,在2015年之前會達到160萬錠。另外,棉紗的產量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1990年的時候達到53.2萬噸,去年只有23.8萬噸。韓國棉紡業的一個特色是生產精梳紗,比例從2000年的80%上升到2010年的88%。韓國的棉花100%進口,去年進口棉花達到27.5萬噸,主要是來自美國、巴西以及澳大利亞。
韓國棉紡業在2009年以后經歷了結構重整的階段,經過調整,生產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現在的生產效率是20年前的2.5倍。另外,和其他國家相比,以前沒有任何比較優勢,而現在在一些領域具有了優勢。比如通過機械自動化消化比較高的人工成本,并且提高生產率。另外我們有非常成功的大型服裝供應商,他們買我們的棉紗,然后在韓國進行加工以后出口到其他國家。韓國信貸成本較低,使企業可以很便宜地取得一些融資,減少債務。另外電力成本也比其他國家更合理。
為了應對高成本,我們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采購有競爭力的棉花。大家知道,國際棉價經歷了大漲和大跌。所以我們要多元尋求貨源。很多的韓國公司現在開始進行對沖,來減少價格方面帶來的風險,也在考慮進行棉花種植的可能,保證棉花的供應更加穩定。
另外是提高自動化水平。在韓國這樣人工成本非常高的地方,只有通過自動化獲得更高的生產率。為了降低成本,節約費用,韓國企業還采取集體采購的方式來加大議價能力。在購買原材料和機械零部件的時候都進行集體采購。對于機械設備的維護也通過集體維護的合同來實施。韓國企業還加強了質量控制,上下游產業合作也更緊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對市場進行快速反應。
由于國際棉價大幅波動,韓國棉紡企業現在也很困難,很多生產商是虧損的。我們認為,對于棉花和棉紗的價格預測越來越重要,價格不穩定對誰都不好。穩定的棉紗和棉花價格,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放棄希望,任何壞事情都有變好的可能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