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制鞋企業如何立足于國際鞋業市場
11月17日訊,一雙國內生產的普通鞋子國內市場幾百元,在國外鞋市場中可能會賣到上千元,這就是中國市場與國外市場的差距。近兩年的經濟危機使得中國外貿鞋企萎縮了很長一段時間,也因此導致很多企業受到重創倒閉,直至今日,雖然經濟復蘇強勁勢頭明顯,但部分鞋企仍然處于低迷狀態沒有走出困境。
據悉,由于美國人工的高成本,美國市場上的鞋99%依賴進口,從中國進口的鞋占到85%以上,絕大部分的鞋子在美國的市場價位一般在10~30美元/雙,有的甚至低于10美元/雙。中國鞋盡管占美國進口鞋的比例很大,但其貿易形式主要是為國外品牌代加工,國內自創品牌出口的鞋類數量較少。如此看來,國外市場隨著經濟復蘇的勢頭進口量也不斷加大,中國制造的鞋出口量有望得到回升,但是這些數量足不能讓出口型鞋企擺脫利潤微薄的命運,那么,國內制鞋企業如何立足于國際鞋業市場呢?
提升質量與大品牌建立合作
隨著鞋類市場環境競爭能力的加劇,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外市場,目前局勢已經見證了眾多鞋企群雄逐鹿的激烈場面,而作為國內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鞋企競爭力的核心就是提升產品質量,只有有過硬的產品質量,才能在國際市場中立足不敗之地。
另外,與國際大品牌合作也是必做的一項工作。一般國際品牌的知名度與市場影響力較大,而國內中小型企業大部分是以OEM為主的經營模式,自有品牌不多,影響自然也會比較小,因此,鞋企可以通過與國際大品牌建立一些合作關系,借大品牌的的影響力來提升企業自身價值,除此之外,選擇與大品牌合作,可以學習他們研發技術、制作工藝以及后期市場推廣等各大環節,取長補短,哪怕是以代工為主的鞋企,也會有機會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工廠中的佼佼者。{page_break}
提高自主研發能力
設計研發決定企業的競爭力。當今市場,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越強,就越有核心競爭力。國內有無數家“有名無份”的中小型鞋企,大部分都是做低端市場的,產品市場自然也是三四線城市的中低端商場,依這樣的現狀來看,對鞋企今后發展是有益無害的。對于這樣的企業,必須要邁出自主研發設計的腳步,江蘇常州的某家鞋廠,他們把用于服裝、箱包的面料延伸到硫化鞋制作上,還在上面添加了珠片設計。企業與美國一個時尚品牌合作的珠片鞋,憑著漂亮別致的外形贏得了很多美國年輕人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鞋廠的產品從材料選擇到外觀設計再到開發打樣都由企業自主承擔,由于體現了更多的“自身元素”,這款鞋的利潤比給大品牌代加工高5%。
大單常見 小單不斷
大單常見小單不斷是指企業為了提高生存能力,應該從戰略上下足功夫。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應該有大批量的訂單出現,小額訂單雖然帶了不少挑戰,但利潤較高,有利于提升生產和管理水平。
通過小訂單,工人們接觸了、掌握了各種制鞋工藝,管理層也學會了科學高效地統籌生產。同時,通過設備更新換代升級、定期組織員工培訓、調整配方、輸送設計人員到大工廠交流學習等手段,企業上下獲得了經驗,開拓了眼界,產品質量迅速提升。
全球經濟形勢的波譎云詭,出口型鞋企要在不確定的市場形勢下,陸續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措施、新招法,而這些都是生存之道的基本做法。因此,企業在實戰中要不斷的改進體制,堅持做特色的產品,如此而來才能永葆青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