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度棉花收儲價格探討
時值2月中旬,距離2月底有關部門公布新年度臨時收儲價格的時間越來越近,市場上各種相關的猜測傳言也是層出不窮。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對于本年度國內外棉花市場的深刻影響已有目共睹,尤其是19800元/噸的臨時收儲價格,成為市場棉價運行的強有力支撐,與不限量的規模條件相配合,充分發揮了穩定棉價,進而穩定各環節預期,確保棉農收益,從棉花生產和國儲調節兩個角度確保供應的作用。作為國家調控棉花市場的常態化政策,2012年度國家臨時收儲價格的確定,乃至政策的出臺,能否符合各方的預期,繼續充分發揮穩定棉花市場的作用,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本年度臨時收儲政策及成效分析
1、收儲政策出臺的背景:2011年3月底,國家正式出臺2011年度臨時收儲政策,其時:
棉花播種面積在上年末棉價創出歷史新高的情況下預期增加,但增幅有限;
全球棉花整體供大于求,全球經濟運行顯現乏力跡象,中國紡織消費預計增速下滑,新棉上市后國內供應壓力較大;
國儲空虛,經過連續拋儲,國儲庫存量降至50萬噸上下,有較強的補庫需求。
2、收儲政策的積極影響:
(1)為棉價托底,確保市場平穩運行。正如各方之前預計的,19800元將成為市場的托底價格,由于與不限量的收儲條件相配合,收儲達到100萬噸左右時,棉價即企穩并小幅回調,超過200萬噸時,收儲對市場供應結構的影響使市場價格回升,資源轉而開始流向市場,而此時國家也已掌握250萬噸左右的優質資源,為調控積蓄了力量,使后期市場價格上漲承壓,避免產生大幅波動。
(2)各環節形成穩定預期,確保基本收益,謀求長遠發展。回顧以往年度,在棉價大幅漲落中,不是出現產業鏈上僅個別環節獲利頗豐,多數環節虧損的情況,就是出現各環節“一年豐一年欠”的情況,無法實現共贏,同時由于缺乏穩定的棉價運行環境和未來預期,市場主體無法從長計議,影響產業鏈長遠規劃發展。本年度棉農、棉企和紡企在收儲政策的調控下,雖然收益情況沒有實現明顯突破,但企業對于棉價運行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預期,市場上棉農、棉企囤積惜售,紡企囤積原料的情況明顯減少,從而有效規避了人為的價格波動風險,使市場主體把精力更多的專注于自身的穩健經營。
(3)通過充實儲備,增強調控能力,穩定中長期預期。本年度截至2月上旬,臨時收儲已累計成交250余萬噸。根據本年度的棉花品級情況,及后期市場價格運行情況等,一些機構預測本年度國家收儲量將在270萬噸左右。加上之前的50萬噸庫存,以及市場傳言的近百萬噸進口棉入庫量,國家棉花儲備量將超過400萬噸,超過國家近年來的最大進口量,相當于當前近一半的國內需求。這樣一個庫存規模,對國內外棉價上漲都將形成一定壓力。同時,隨著輪儲機制的常態化,將有利于棉價的長期穩定。
(4)保護棉花生產者利益,確保資源基本供應。按照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本年度棉籽均價1.0元/斤左右,38%衣分籽棉收購價在4.2元/斤。這樣一個價位在收購前期雖然距離棉農的心理預期有一定距離,但從整個收購期來講,沒有出現往年常見的棉價大幅波動,確保了棉農的基本收益,并形成了穩定的心理預期,這也是春節前后棉農交售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平穩的市場環境和未來預期,對于穩定棉花種植,確保資源的基本供應具有積極意義。
3、收儲政策待完善之處。
(1)19800元/噸按照當年小麥最低收購價*10+800棉企加工費確定,如果棉企按照有關部門發布的每日收購參考價指導收購,加工廠只有在800元/噸的加工費用上做文章,扣除企業正常的加工成本500-600元,以及到庫的運費、搬倒及其他費用,利潤微博,這也是為何很多棉企未嚴格執行參考價,而壓價收購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策惠農效用的發揮。
(2)19800元/噸的收儲價于3月底出臺,當時大部分棉農已經完成新年度的農資采購和備耕工作。而這項政策的重要目標是穩定棉花生產,盡早出臺將更有利于影響棉農新一年的種植意向。
二、新年度臨時收儲價格的幾個版本。
目前市場上流傳的新年度臨時收儲價格主要有兩個版本,一為20400-20500元/噸,一為21200元/噸。前者按照1:10的糧棉比價測算,即2012年國家上調糧食最低收購價以后,小麥最低收購價調整為102元/50公斤,折算噸價為2040元/噸,由此噸棉臨時收儲價為2040*10,即20400-20500元/噸。后者為2040*10+800加工費用,即21200元/噸。
二者的依據均為1:10的糧棉比價關系,主要區別在于是否計算棉企的加工費,從而反映出不同的側重點。前者更多的考慮到紡企的承受能力,由于未給棉企預留加工成本和利潤空間,可能出現棉企壓價收購的情況,對保護棉農利益較為不利;后者更多的考慮棉農和加工廠的收益,而過高的皮棉成本給紡企造成壓力,可能削弱紡企的市場競爭力。
三、新年度臨時收儲價格探討。
1、收儲政策環境的變化。分析收儲政策出臺環境,有利于明確政策制訂方向。
受到上年植棉收益下降,以及糧價上漲,外出務工工資上漲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今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下滑趨勢基本確定,降幅初步預測在10%左右;
美國等其他主產國種植面積有望下滑,全球資源有望從供過于求過渡到供求基本平衡;
消費方面,由于全球經濟增長繼續受到歐債危機等因素的拖累,紡織消費需求難有較大改觀;
受到全球較為充裕流動性,災害性天氣,以及供求形勢變化的影響,農產品價格有望高位運行。
2、基于上述因素影響,新年度國家臨時收儲價格在本年度19800元/噸基礎上適度上調成為必然,但上調幅度不會太大,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1:10是有利于棉花面積穩定的較高糧棉比價關系。根據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闡述,2012年政府仍將毫不放松地抓好糧食生產,千方百計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擴大緊缺品種生產,著力提高單產和品質。在此基礎上,支持優勢產區加強棉花等生產基地建設,方式是優化布局、主攻單產、提高效益。從國家對糧棉生產的定位上不難看出,棉花政策的制訂調整仍將圍繞糧食生產目標,主要從優勢區域和單產上著手,不會有太大突破。
(2)對加工環節的考慮和定位。根據2月初中纖局相關數據,本年度新體制加工廠的開工率為86%,開展加工和檢驗企業1695家,同比增加202家;檢驗量465萬噸,同比增加98%。說明400型加工廠本年度的總體經營情況尚可,收儲政策對質檢體制改革形成明顯的推進作用,200型加工廠競爭力不足,淘汰步伐加快。從繼續推進質檢體制改革角度考慮,有關部門可能仍會在制訂新年度臨時收儲價時考慮加工廠的成本支出,這也將有效避免加工廠壓價收購棉農籽棉,從而確保政策惠農效果的發揮。但為進一步改善400型產能過剩狀態,加工成本的測算幅度不排除有一定調整。
(3)定價過高會損傷紡企競爭能力。不同于臨時收儲價是棉農和棉企的托底價格,當市場價低于此價位時國家就會出手收購棉花,臨儲價格對紡企來說類似最低成本,新年度企業棉花采購價將在臨儲價附近或之上運行,因此紡企對此價格相當敏感。
本年度19800元/噸基本成為全球市場的托底價格,中國通過大量進口將這一價格傳導至國際市場,國產棉入儲,進口棉入中國紡企成為全球資源的重要流向,中國成為全球棉價的高地,國內紡企用棉成本增加導致的紡織行業競爭力下滑成為不爭的事實,海關數據顯示,2011年全年我國服裝出口數量減少了6%,單價則提高了26%。從國家的角度講,臨儲價格的制訂需要在促進紡織行業健康發展和維護棉花產量穩定之間尋找平衡,因為產業鏈兩頭實則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不能顧此失彼。過高的收儲價,勢必損害紡企的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新年度國家臨時收儲價格預計仍將綜合考慮棉農、棉企和紡企的利益,價格將在本年度基礎上略有上浮,考慮到我國目前儲備規模可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市場后期價格運行,筆者預計上浮區間或在1000元/噸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