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聯調研結果:新年開局平穩 潛在危機不容忽視
王天凱會長強調,要密切關注出口形勢、效益和中小微企業運行
日前,8個綜合調研組、數個專業調研組、100多人的調研隊伍,歷時一個星期時間,橫跨10多個省市的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春季大調研順利結束。2月22日,中紡聯召開調研情況匯報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名譽會長杜鈺洲以及聯合會和各專業協會相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會上,各調研組分別匯報了各自的調研情況。會議在聽取情況匯報后綜合分析認為,2012年以來,行業整體運行基本平穩,尤其是骨干企業起到了穩定大局的作用。與此同時,由于棉花等原料流通體制弊病,各項綜合要素成本的上升,以及金融環境惡化等因素造成行業隱患明顯,存在潛在危機。
調研結果顯示,開春以來各地企業總體開工率不錯,大企業開工率都在90%以上,大多好于去年。一些龍頭企業借助品牌優勢和強大的研發能力,訂單不減反增,企業家信心普遍較高。不少企業對今年的市場形勢“謹慎樂觀”。一些企業針對歐美訂單減少的趨勢,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有的擴大內銷的比重,還有企業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以差別化競爭策略贏得市場,不少棉紡企業增加非棉產品比例。對于融資難問題,一些企業想辦法提高資金效率,加快資金周轉。棉花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辦理出口信用保險、外匯鎖定等也是不少企業應對市場波動的有效措施。還有企業加大品牌運作力度,采取“走出去”方式,有效利用全球資源。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強,加速了社會資源向大品牌、大企業集中。
紡織行業絕大部分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雖然一些大型的知名紡織企業呈現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但是一些中小型紡織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仍面臨經營困局,出現經營狀況普遍下滑的局面。
從外部生存環境看,棉花流通體制的弊端一直影響著行業的健康發展,近年來的棉價大起大落更是讓企業無從適應。棉花配額體制、滑準稅、進銷項稅高征低扣等不公平政策嚴重制約了行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融資難、融資貴也是此次調研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一些地方銀行在基礎利率的基礎上上浮10%~20%,還有名目繁多的各種“咨詢費”等額外費用,承兌匯票的使用也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在生產環境方面,人工、能源、原材料價格普遍上漲,也加重了企業的負擔。而歐美外需的持續疲軟,令不少企業被動地轉內銷,加劇了內銷市場的競爭。
王天凱在會上表示,雖然行業發展面臨很多困難,但行業要樹立信心,只有加快轉型升級才能渡過難關,行業未來依然光明。他同時提醒行業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關注出口形勢,由于歐美需求的低迷,市場復蘇過程緩慢,再加上持續的高成本生產,今年的出口數量增長不容樂觀。二要關注效益,由于未來還將處于成本高漲期,利潤的增長將會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三要關注小微企業的運行情況,小微企業大多以訂單和出口加工為主,是解決社會就業的重要渠道,小微企業的好壞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行業的健康發展。
會議還討論了企業提出的有關品牌建設、人才培養、匯率調控、環境保護等企業關注的問題。據了解,中紡聯將把此次調研的情況匯總后,及時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盡最大努力為企業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