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鞋類批發商繞過采購商下新小單
近日,作為“新春第一展”的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落下帷幕。據主辦方統計,華交會共實現出口成交31.22億美元,比上屆增長9.98%。我省有266家企業參展,現場合同及意向成交1.92億美元,其中,我市參展企業108家,成交0.86億美元。
從展會來看,海外客商的結構已經發生變化,其中約44%為日本客商,北美洲和歐洲采購商人數只占海外客商總數一成多,且分別比上屆大幅減少六成多和近四成,顯示出作為全球需求主力的歐美市場今年非常不樂觀。
近三成企業出現訂單下滑
福建省鞋服及傘出口基地商會近日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出口訂單良好、生產情況飽和的企業占三分之一,但是與往年同期比較,存在短期訂單較多的情況,生產因人工的原因也存在波動;部分企業訂單量與同期持平,訂單生產安排至2012年5月;還有約三分之一的企業目前訂單大幅減少,幅度約20%,同時由于工人數量的不穩定,生產情況存在不飽和現象。
在受調查的企業中,個別企業訂單下滑量較大,福州一家貿易公司,1—2月份產品訂單值230萬美元,只有去年同期的56%。“在訂單總量出現下滑的同時,企業價格上的優勢也在逐漸喪失。”星際箱包公司有關人員表示。
也有一部分實力相對強的企業,依靠自身的企業優勢,如產品創新、國外營銷中心的網絡優勢及專業服務,訂單量不僅沒有下滑反而有一定比例的上漲。例如,鴻圣輕工目前訂單排至5月底,相比同期漲幅約20%。另外,有些企業開拓新興市場,也減少了傳統市場訂單縮減帶來的影響,如南安源洋雨具開拓南美市場。
不過,對于接下來的外貿形勢,不少企業“心中無底”。“今年1、2月份交付的貨值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不過下半年以及明年的訂單減少得比較多,接下來的任務要進一步開拓新的市場,打入歐美主流的高端市場。”長風包袋相關負責人表示。
東南亞搶接勞動密集型產品訂單
“國際市場剛性需求的減少,是企業訂單減少的主要原因。”業內人士分析,企業傳統的出口市場是歐美,但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從兩年前開始美國市場就有所萎縮;歐債危機的蔓延,也讓歐洲市場受到打擊。“除去以上這個顯而易見的原因,不少企業開始看到了更加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訂單的轉移。”省箱包及傘出口基地商會相關負責人分析。
據了解,第一種“轉移”是向東南亞的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家轉移。據了解,近年來,國內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已使得“中國制造”優勢逐漸消失,反倒是東南亞一些國家,近年來承接了歐美大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訂單的加工。
二級批發商繞過采購商下小單
第二種“轉移”則沒那么容易看出,那就是國際采購商購買力的“分散”轉移。“現在企業接觸到的客戶已經不是大頭,單子也沒那么大了,這也是訂單無形中轉移的一種方式。” 對此,泉州一企業負責人分析說。
據企業反映,在經濟形勢較好的年份,國際一級采購商下單出手非常“闊綽”,少則幾十萬件多則上百萬件,但其實這些一級采購商的背后,是諸多的二級、三級批發商。“目前的情況是,許多二級批發商為了節約成本,繞過了一級采購商而直接與加工廠尋求合作,于是每次下的訂單數量就減少很多。”上述負責人表示。
一個企業給出了一個比較數據:假設一個企業之前一年有20個客戶,每個客戶下單50萬件,那么一年的訂單就是1000萬件;如今假設該企業還是有20個客戶,但平均每個客戶下單只有20萬件,那么訂單總數就只有400萬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