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品牌怎樣把握行業契機沖出重圍
2012年,李寧、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體育用品企業,最新訂貨會數據、庫存積壓數、計劃新開店鋪等均處于近年來的最差水平。
業內分析認為,體育品牌企業不僅面臨同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壓力,同時還受到休閑行業的市場擠壓。一方面,大量低價多款且具有快速補單和調貨能力的本土休閑品牌遍地開花,另一方面zara、優衣庫等洋品牌的推陳出新,都對本土體育用品行業構成壓力。
“李寧公司宣布大幅度裁員,只是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其它體育品牌的裁員序幕或將就此拉開。”邵立剛表示,2012年必然是國內運動品牌非常困難的一年,自2008年開始,體育品牌瘋狂市場擴張所埋下的炸彈將一個個引爆,體育品牌的倒春寒已來臨,就看誰能挨得過去了。
瘋狂擴張后的本土運動品牌目前面臨一個新的輪回。高溢價的“洋品牌”耐克、阿迪達斯兩大巨頭牢牢控制著國內運動品牌的高端市場,本土品牌如何應對運動品牌“洋消費”的傾向,在白熱化的競爭格局中突圍是企業要思考的命題。“運動品牌是有精神和文化內涵的,本土品牌要想突圍,就需要與時尚、藝術等元素結合,創造符合時代消費者的文化符號。
鞋企的庫存問題集中體現在供應鏈的管理方面,對于鞋業的庫存問題來說,促銷只能祛邪治標,而供應鏈的優化管理則可以扶正治本。供應鏈管理是一種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出發點是高度關注客戶的實際需求,在供應鏈節點上的各相關部門充分發揮各自的核心能力,形成優勢互補、信息共享。
在信息經濟時代,鞋企實現供應鏈優化的根本途徑在于實現信息透明化,打破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庫存問題除了要加強商品企劃與設計、盡可能地提高滾動預測準確率之外,另一方面還要加快整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以適應市場變化,減少鞋企庫存實際上等同于少生產不適銷對路的產品。
隨著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消費者對鞋企要求的日益提高,對鞋企的快速響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鞋企均應該在供應鏈的組織和管理上精心構思,在倉儲、物流和信息管理系統上重點研究并大量投入,因為,供應鏈管理能力已經成為鞋企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品牌同質化嚴重、低端產品大量過剩的前提下,要想安然度過這一時期,并有機會把握行業契機沖出重圍,恐怕還是需要回到價值創新的軌道上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