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國內外棉花供求分析
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增加,整體供大于求。而在全球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市場信心不足,紡織下游需求難以出現根本好轉,當前國內用棉需求仍存在繼續下調的空間。國內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在穩定棉價的同時,抬高了國內紡紗企業的用棉成本。未來棉價走勢將取決于下游消費形勢。
全球棉花整體供大于求
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1月報告,與上月相比,調增2011/2012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庫存24.2萬噸至925.2萬噸,產量調減0.1萬噸至2678.7萬噸,其中,美國和印度分別調減4.1萬噸和8.5萬噸,土耳其調增3.4萬噸、巴西調增5.9萬噸;消費量調減12.9萬噸至2373.7萬噸;期末庫存調增37.2萬噸至1230.3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05.1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為51.8%,較上月提高1.8個百分點,不含中國,全球期末庫存消費比為61%,較上月提高2個百分點。美國農業部(USDA)3月份全球棉花產需預測報告也繼續調增供應量、調減消費量。
從幾大主要產棉國情況來看,雖然美國西南部地區因干旱造成減產,但美國東南部地區和三角洲本年度預計分別收獲510萬包和470萬包。東南部地區產量達到6年來最高值。三角洲地區產量達到了自2007年以來的最高收獲量。在西部地區,在5年減產之后,陸地棉產量預計連續第二年增產。陸地棉產量預計為140萬包,為2003年以來的最大值。
印度產量預測下調。據印度棉花咨詢委員會(CAB)的最新預測,本年度印度棉花產量為586.5萬噸,較預測下調了18.7萬噸,原因是棉花單產下降和新棉上市量持續低于去年同期。不過,本年度的棉花出口量卻調增至142.8萬噸,較上次預測增加6.8萬噸,原因是中國進口需求增加。本年度截至1月底,印度已累計裝運出口棉花74.8萬噸。
巴基斯坦新棉上市量遠超預期。分析人士預測,至2012年5月底,巴基斯坦棉花產量有望突破1600萬包,高于巴棉花作物評估委員會(CCAC)制定的1401萬包的產量目標。
澳大利亞棉田的受損情況遠低于預期。據澳大利亞農業經濟與資源管理局(ABARES)最新預測,澳大利亞本財政年度(2011年7月~2012年6月)將出口棉花95.5萬噸,同比增89%;棉花總產將達110萬噸。
巴西1月份棉花出口大增。2012年1月份巴西棉花出口量同比勁增173.8%,達到5.27萬噸,連續第七個月同比大幅增長。
由于內外棉價差拉大,2011/2012年度我國進口棉花激增。據海關統計,2011年全年我國棉花累計進口336.5萬噸,同比增長18.5%。2011年度(截至2011年12月31日)累計進口167.36萬噸,同比增長89.2%。
2011年全年,一般貿易為主要的棉花進口方式,所占份額超過一半;其次是進料加工,接近兩成;來料加工最少,不足1%。從進口國家看,印度超過美國,成為中國最大進口來源國,份額近三成;美棉以1個百分點之差排第二位;澳大利亞和巴西增長迅速,分別為第三、第四位;烏茲別克則退居第五位。
下游需求持續低迷
在全球經濟形勢不佳的情況下,紡織下游需求難以出現根本好轉。春節后,國內棉紗、棉布價格出現回升,但據相關機構調查,72%的企業認為節后紗、布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原料價格上漲推動,52%的企業看淡一季度的訂單,可見,當前市場信心仍舊不足,國內用棉需求存在繼續下調的空間。
價格上漲抑制消費。2011年,在原料、人工、能源價格上漲等一系列因素推動下,終端紡織品、服裝價格出現大幅度提升,對消費及出口產生了一定抑制作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衣著類消費價格全年漲幅為2.1%,而2010年為下降1%,2011年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4.2%,比2010年降低0.6個百分點。
出口方面,在眾多出口國競爭下,紡織品價格上漲帶來的需求量抑制作用更為明顯。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1年1~11月,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額同比增長9.25%,而進口量同比下降2.14%。其中,從中國進口額同比增長6.2%,進口量同比下降2.47%。據中國海關數據,2011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增幅回落至10%以下,其中棉制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增幅不到3%,較上年同期下滑13.2個百分點,下滑趨勢明顯。
成本上漲趨勢難以逆轉。我國紡織行業成本上漲的趨勢仍在持續,尤其是用工成本上漲的趨勢難以逆轉,工資水平的持續提高逐步改變了從前的勞動力低成本狀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由于農民工工資水平上漲較多,201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21.9%。工資性收入占農村居民純收入的比重達42.5%,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長12.4%。
在國家收儲政策的支撐下,我國棉花市場穩定運行有了可靠的保障,但與此同時推動國內棉價高于外棉價格,使國內棉花下游行業承擔了大幅高于國外同行的原料成本,抬升了紗、布、服裝等產業鏈一系列產品價格。不少企業開始另尋出路,一些企業積極尋求在國外,如越南等國投資設廠,以降低勞動力、原料成本,另一些企業增加了原料及中間產品的進口量,以對沖國內成本的上漲。
由于需求形勢不樂觀,2月份,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產銷存數據作以下調整:調減2011年度國內棉花消費量18萬噸至869.6萬噸,進口量調增2.4萬噸至421.9萬噸。調整后,本年度國內棉花期末庫存增加20.7萬噸至528.0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為60.6%,較上月提高3.6個百分點。2012年度,期初庫存相應調增20.7萬噸至528.0萬噸,進口量調減8.1萬噸至291.7萬噸,消費量調減11萬噸至892.4萬噸。調整后,下年度期末庫存增加23.6萬噸至589.5萬噸,期末庫存消費比為65.96%,較上月提高3.4個百分點。
收儲政策緩解供應壓力
收儲政策實施以來,棉花企業積極響應,截至3月9日,本年度收儲交易累計成交280萬噸,其中內地成交121.1萬噸、新疆成交158.9萬噸。本年度國內收儲量有望達到300萬噸。
本年度收儲政策將于3月底結束,當前國內棉價在臨時收儲價位附近運行,調控效果較為明顯。
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購銷數據,若收儲達到300萬噸,本年度后期國棉可供給量以及已發放的棉花進口配額量合計約為476萬噸,按照紡織企業目前的用棉水平計算,后期需求量大致為468萬噸,供需基本平衡。
根據上述數據,如果收儲量大幅超過300萬噸,在用棉消費維持目前水平的情況下,市場供給或略為偏緊。然而,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均不缺棉花。根據ICAC產銷存預測,2011/2012年度,除中國以外,全球棉花產大于需517萬噸。收儲政策結束后,儲備棉庫存充裕,國家具備很強的市場調控能力,隨時可出臺增發配額及拋儲政策。
中儲棉花信息中心研究室主任馮夢曉認為,棉市仍存在較大的潛在壓力,本年度收儲政策結束后,棉價失去政策支撐,下行壓力將逐步顯現。第一,進口棉在價格方面有較強的競爭力,目前國內3級棉與滑準稅下進口棉價差在2400元/噸以上。第二,紡織行業用棉需求疲弱,且存在繼續壓縮的空間。第三,本年度國內棉花產量、質量較上年明顯提高。目前僅公檢的中高等級棉花就已超過交儲量200萬噸左右,因此收儲結束后市場將仍存有相當數量的中高等級棉花。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棉花收儲價格將成為棉價的“底部”,未來的消費狀況將決定棉價的“高度”。決定棉花價格走勢的應該是消費情況。
3月12日,印度工商部商業司正式發布公告,宣布撤銷于3月5日發布的關于禁止棉花出口的禁令。雖然名義上的禁令已經解除,但是最新的公告仍然沒有完全放開印度棉花出口。印度棉花出口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將對棉花市場帶來影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