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紗對紡企沖擊加大使得新疆企業虧損出貨
6月12、13日,內地倉庫三級棉新疆棉的報價在18300-18600元/噸企穩,二級棉略高200-300元/噸,新疆棉報價整體較6月初調漲200-300元/噸(6月4、5日山東、江蘇、河南等地倉庫新疆北疆公檢三級棉的最低報價僅18100-18200元/噸),但下游棉紡廠采購仍未見起色,按訂單進貨。按撮合近月合約和外棉價格比較訂價,按企業產品庫存情況生產是當前棉紡廠的主要特點。
13日江蘇徐州庫某南疆棉花企業銷售兩批329級棉,公定成交價格18550元/噸(倉庫提貨,買家自付出庫費),該公司銷售人員表示,因2011/12年度南疆籽棉收購價高于北疆0.50-0.70元/公斤,棉企11、12月份交儲也基本沒有利潤,目前在內地倉庫三級花的成本已達到21500-21800元/噸,銷售一噸皮棉就意味著虧損近3000元/噸,疆內棉企2012/13年度收購、加工棉花的信心和熱情大打折扣。
6月上旬以來,河南、山東、江浙等地棉紗報價破穩下滑,棉紡廠“去庫存化”的困難不斷上升,再加上6、7月份進入銷售、生產淡季,一些小棉紡廠、織布廠、服裝廠紛紛提前“放暑假”;與之相對應的是進口印度、巴基斯坦棉紗市場仍比較活躍,但外紗報價也現明顯下跌。浙江某進出口公司21S、32S巴基斯坦、印度棉紗一次性下調1000元/噸,13日21S紗的送到廠價為21000元/噸,引起貿易商和棉紡廠的關注和恐慌。內地中小棉紡織企業對新疆棉的使用比例大幅下降,個別企業低于10%;進口棉的比重占到60%以上。
一方面造成新疆棉內地倉庫銷售陷入困境,隨鐵路部門加大新疆棉運輸力度(日均280多車),內地新疆棉供應日漸充足;另一方面對外棉的依賴度過高,進口配額逐漸成為決定用棉企業生死的主要因素;最后國產棉紗的質量呈現一定程度的下降,一些貿易商表示,21S、31S甚至40S棉紗印度大中型棉紡廠的品質已高于國內中小企業的品質,江浙粵等地一些織布廠、針織廠對進口棉紗的需求快速增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