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服裝店開收試衣費應對網購盛行惹起爭議
對于不少人來說,買衣服是一種樂趣,而在網購盛行的當下,買衣服的模式正在多樣化:在商場買,在小店買,上網買,此外,還有在實體店試衣,確定穿著是否合適后再上網買,這就是“試衣族”。
對于“試衣族”來說,實體店就是他們的“試衣間”。
“恕不接受試衣,如要試衣先交5元”,日前,菏澤康莊服裝市場一家服裝店以開收“試衣費”的方式來對抗“試衣族”。
事件:要試穿,先交5元“試衣費”
4日下午,家住牡丹路的趙女士和朋友一起逛街,在康莊服裝市場某服裝店內看中了一件連衣裙,在鏡子面前對比了一下覺得還不錯,遂向店主提出試穿要求,不料店主的一則店規讓她傻了眼:“我們店不提供試穿,非要試衣,先交5元。”
面對店主的要求,趙女士拿起衣服的手又放下了,雖然這家服裝店的衣服比較經濟劃算,但試衣就要交錢的店規卻讓人熱情大減,“買衣服得看型號,不穿上試試怎么知道哪件衣服適合自己?但是無論最后買不買,只要試穿就得交錢,這錢交得冤枉。”
店主:“試衣族”只試不買太愁人
“很多顧客試穿半天,最后一件也沒有挑中,我疊衣服都累個半死。”提出試衣收費的店主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的服裝店雖然小,但是客流量很大,試穿的顧客多了,大部分時間都要花在整理衣服上,所以很反感一些只試不買的“試衣族”。
試衣族試穿后如果感覺合適,會偷偷記下服裝標簽再到網上下單購買。李女士表示,雖然提出了收“試衣費”的規矩,但本意并不是為收取5元錢,只為了趕走這些只試不買的“試衣族”,截至目前,她還沒有收上一筆試衣費。如果顧客試穿后真的想買,她會在顧客付款時退還交付的試衣費。
記者走訪:還有商家喊出“不接受試衣”
5日,記者在康莊服裝市場走訪了解到,要交“試衣費”才能試穿衣服的店鋪并不多。倒是有一些商鋪打出“恕不接受試衣”的規定,在顧客沒有付款的前提下,拒絕試衣。面對商家的強硬態度,消費者如果看到“對眼”的服裝,也只能以目測判斷是否合身。
“衣服經常試不僅容易變形,還易有質量問題,再說我們做服裝批發,也沒有給顧客試衣服的空間。”康莊服裝市場某服裝店店主告訴記者,不買不讓試是很多服裝店的硬性要求,但不會提出試衣收費,自己的服裝店經營服裝批發和零售,并不具有試衣服的條件,如果每位顧客都要求試穿,也忙不過來。
多數商家表示試衣收費有損店面形象
隨后,記者隨機采訪了10名消費者,其中9名消費者均認為買衣服時僅靠自己平時穿的尺碼選擇,并不靠譜。試衣服是消費者的權利,商家收取“試衣費”并不合理,不讓試穿更是剝奪了消費者的權利。
相比康莊服裝批發市場上針對試衣族設置種種限制條件,記者又走訪市內步行街幾家品牌服裝店和商場發現,品牌服裝店內都沒有收取“試衣費”或者不讓試穿的行為。
在步行街某品牌服裝店內,記者看到一些女孩結伴來選購服裝,看到“入眼”的服裝就拿在手上準備一會試穿,有些女孩手上拿有三四件服裝。店主張海燕表示,有些顧客一次要試穿七八件衣服,結果最后一件也不買,我們猜很有可能在試衣間記下服裝型號,再到網上選購,雖然如此,但是收取試衣費吃力不討好,也會對品牌形象產生影響,不會跟風收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