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渠道創新擴大服裝市場
近年來,我國流通領域在進行著深刻的變化,市場也正發生著劇烈的零售裂變。過去兩年里現代通路(包括大賣場、超市和百貨店)的迅速發展,業界關于“渠道為王”、“終端制勝”、“決戰終端”之類的話題此起彼伏,但許多零散的通路創新理論碎片和觀點未能形成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和主張,更多的制造商及渠道商還仍在徘徊和猶豫中。
現在我國流通領域深刻的變化主要有:A、國際流通巨頭加緊在全國市場擴張;B、國內流通主力企業經過多年的市場競爭逐步趨向集約和完善;C、中國地大物博,區域差異太大,經濟發展不均等原因,數量巨大、規模離散的流通個體企業仍有發展和存在的機會。使得制造商的通路呈現不同體制、類型、層次和運作模式的混雜現象,力挺新興通路的呼聲很高,捍為傳統渠道的人也不少,說明通路運作中面臨諸多困惑,當然在諸多困惑的同時也在預示和預演著通路的突圍和創新。
通路創新不是主觀上為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客觀市場發展的需求。
對于制造商來說,現今的市場早已由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市場競爭加劇,隨著整合營銷模式的普及,制造商希望在市場操作中提高整體營銷方案的到達率和執行率,同時堵死競爭對手在通路中的“插隊”,節省中間環節的流通費用,主動出擊,變坐商為行商,變相增強與消費者臨門一腳的競爭力。營銷界現在認同與采用的4C營銷理論其核心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通路必須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對于消費者來講,如今市場可供選擇的余地很大,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方便性、快捷性、保障性則被提到消費者需求的前列。
隨著企業集約化,制造商必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包括有形的資金和無形的品牌,除了在生產成本上下功夫外,對于通路費用節省也必然能讓消費者獲益,從而變相提高制造商美譽度,給它帶來了無形的價值。消費者在獲取商品時當然希望獲得的產品能充分滿足他的要求創新且感覺價值很大,即希望出最少的資金,同時又得到較大的無形價值與品位體驗。
商品市場物資的極端豐富,產品遠遠供過于求,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制造商只有追求規模利潤,此時必然濃縮浮腫的價格,成本價與零售價之間差價會越來越小,中間環節費用也必然大縮水。消費者在市場商品方面會獲得方方面面關于價差與走向的知識,購物逐漸理性。
在當今市場中扁寬結構已經開始體現巨大威力,隨著中國加入WTO后流通領域的進一步對外開放使國際流通巨頭在我國大力擴張,同時國內零售巨頭的興起,如今大賣場與大超市的發展異常迅猛,他具有強大的優勢:首先擁有龐大的客流,對于制造商來說無論是在貨架促銷或門口的宣傳推廣,在單位時間內面對目標顧客要比其它業態的顧客人數多,宣傳的疊加效果明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