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商家的促銷活動
出奇制勝的動機本無可厚非,但是,一些服裝商家喜歡“劍走偏鋒”,錯把惡俗當賣點,這樣只會弄巧成拙,最終只能遭到消費者的唾棄。
競爭酷烈,服裝商家促銷出新,使出各自的“殺手锏”,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如果說“漢奸文化”還是惡俗促銷創意中極端個案的話,那么開發女體資源則成為當今服裝商家玩弄噱頭的勁爆點。時下的涉“性”廣告可謂鋪天蓋地。為了爭奪消費者的眼球,一些廣告把鏡頭對準身體的性感部位,利用感官刺激來達到促銷的目的。如果說異性陪游是蓋著遮羞布玩鉆法律空子的擦邊球,車展香車美女玩正點,那么堂而皇之地當眾展示全裸和當街沐浴的服裝商家促銷,玩弄著裸露的底線,未免走火入魔,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
眼下,在狼煙四起的商戰中,服裝商家促銷怪招不斷,時時掀起社會輿論的軒然大波。惡俗的作秀手段,可能會迎來一時的熱鬧與喧囂,但低俗的格調恐怕并不是爭取消費者的長久之計。而服裝商家如果把它作為掘金的利器,最終只能走向無法回頭的死胡同。
推銷服裝,顧客招攬,“推”“招”之中,頗有學問,其中包含了心理學、社會學、行為學、法學、美學,以至哲學等因素。推銷既是商業行為,也是文化行為,這里面需要智慧,需要藝術。據有關資料說,日本有人研制了一種專供殘疾人使用的馬桶,但服裝商家嫌其不雅觀而不愿經銷,該發明人就拜托許多朋友冒充顧客天天給店家致電詢問是否有殘疾人使用的馬桶,半個月后,奇跡出現,各百貨店紛紛要求訂貨了。此故事中雖有策劃因素,但因最終迎合的是殘疾人消費群體的需求而變成了一種推銷的智謀。
而國內某些服裝促銷活動表面轟轟烈烈,細究起來無甚內涵,既與消費者的需求搭不上界,還與誠信為本的商業道德相違背,僅僅是靠媚俗術滿足少數人低級趣味的心理,以弄虛作假的欺騙術博取別人的信任,這些不僅有損社會風尚,而且會破壞產品形象,也許引得一時關注,決非長久之計。
事實上,服裝商家的急功近利、不守規則、為所欲為已經“浮躁”得令人擔憂。但是,惡俗的手段并不是文明社會的人們要去捍衛的。商業行為在遵守經濟規則的同時,還應受到社會道德規范的制約,這已經成為亟待理清的一團亂麻。任何一種促銷形式,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看作一種手段,因為它是有受眾的,它便不能游離于社會道德規范之外信馬由韁。
當然,國家出臺約束政策并不能為服裝商家的促銷活動提供什么更高超的手段。要想長久征服顧客的心,還在于服裝本身,因此可以說,服裝商家真正推銷的其實是服裝的質量、企業的服務和品牌的文化理念,靠的是真誠、耐心和信用,同時,在此基礎上下功夫琢磨出的促銷手段才是符合市場規律的、有生命力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