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絲”企陷成本高銷量少囧境
從去年開始,因原料價格波動,勞動力上漲、產品庫存增加等因素影響,山東不少絲綢企業面臨著集中的成本挑戰。與此同時,由于出口困難的情況短時間內難以改善,這些以出口為主的繭絲綢企業不得不重新拾起曾經并不太關注的自主品牌,通過家紡行業轉向國內發展。然而,現實情況是正當這些企業轉身回望國內市場之時,因成本高企,使其打價格戰的機會都很渺茫。
冬天越來越近了,按照慣例床品中柔軟保暖的蠶絲被將迎來一年中的銷售旺季。近日,記者走訪省城家紡市場發現,市場中的蠶絲被出現了成本高、銷量少的尷尬局面。在泉城路某大型商場床品銷售區,記者看到,10余個品牌的蠶絲被價格標注從幾百元到近萬元不等。以含100%桑蠶絲的產品為例,價格均在兩千元以上。在文化西路一家品牌家紡商店內,重4斤左右的雙人秋冬款蠶絲被標價5000元。采訪中,一家紡店店員對記者表示,“從前年開始蠶絲被價格就開始節節高升,今年省城市場中的蠶絲被價格普遍上漲一至兩成。”
害怕成本上漲企業不敢接單
記者從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監測數據了解到,今年5月以來,國內生絲價格一路上漲,9月價格攀升速度加快。據繭絲交易網點現貨報價,10月19日商檢3A生絲價格約為36萬元/噸以上,相比去年初的16萬元/噸,漲幅超過一倍以上。采訪中,淄博大染坊絲綢集團辦公室主任崔鑫昌表示,目前市場中不乏萬元蠶絲被,5000元并不算高價。
面對生絲價格不斷上揚,本月24日,國家繭絲綢辦對部分國家儲備廠絲以公開競購方式進行投放,計劃投放2007年入庫的國家儲備B類白廠絲581噸。然而對于任何一家像山東海潤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來說,581噸僅僅是該企業一年所需要的數量。
市場中涉“絲”產品價格高位運行,而眾多繭絲綢企業卻愁眉不展。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凌蘭芳前不久微博上表示,由于歐債危機,浙江絲綢前幾月對歐出口下降20%。采訪中,山東淄博一家紡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因歐債危機影響,特別是針對歐美市場,今年山東“絲”企出口量少說也要驟減五成。山東淄博海潤集團負責生產銷售的一位李姓副總經理對記者表示,“現在已經不接6個月以上時間周期長的訂單,基本靠賣一兩個月訂單周期的現貨。”李經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企業虧損嚴重,目前企業所需的5A級生絲價格飆升至39萬元每噸,照目前形勢看,生絲價格還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這對通過外貿企業間接解除國際市場的海潤來說壓力空前之大。“只怕接過訂單,到時原材料又上漲了。”
市場購買力不足繭絲綢行業陷入“三高”時代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近年來由于國內繅絲加工生產能力增長過快,造成產能過剩,煤電水、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的走高是繭絲價格高位的誘因,繭絲綢行業處在高價成本、高端生產、高端需求的“三高”時代。絲綢之路控股集團董事長凌蘭芳在重慶繭絲綢品牌論壇的演講中提到,最近10年時間,棉紡、毛紡、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甚至包括麻紡,勞動生產率都有了極大提高,人均看臺率,人均產紗量,人均產值和創利都有數倍和十數倍的翻番。可是絲綢,除了絲織和印染有所提升外,前道工序、繅絲幾乎沒什么提升。10年前的人均年產絲量為550公斤,到現在只不過提到850公斤左右,一倍都不到,可是人工成本卻翻了兩番。
這也讓不少想轉身投靠國內市場的生產企業一籌莫展,“價格降不下來,轉回國內也沒銷量。”某“絲”企負責人表示。采訪中,山東海潤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坦言,相比較屬于國家戰略物資級的棉紡類紡織品,蠶絲類商品還處于高檔消費階層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