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廣東凱迪服飾集團董事長馬慶渲
一、 關于"居家服飾"新提法:
記者:聽說11月8日將在汕頭舉辦一個論壇活動,論壇背景和目的能透露一下嗎?
馬慶渲: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給市場帶來了疲軟,我們有義務請專家給大家帶來方向。另外,就我們行業發展所遇到的困惑,我們也要追究一些原因。家居服的定義已經障礙我們的發展,為什么我們在連鎖、專賣店很難運作起來?這值得我們探討。所以,我們將舉辦這次論壇,并將在論壇上和專家、學者一起倡導推廣"居家服飾"這一概念。另外,我們還會公布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記者:行業發展到現在,行業對"家居服"這一概念有一定的接受度了,是什么原因,讓研究院有了更名為"居家服飾"的計劃呢?
馬慶渲:汕頭市居家服飾研究院(前家居服研究院)存在的意義在于,專門研究產業健康發展,正解行業發展方向。根據研究院對市場研究和調查,以及對發展趨勢的分析、論證,我們發現,原來的"家居服"概念給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難以突破的瓶頸,消費者基于"家居服"概念的消費容易產生以下誤區。
第一,消費者常常把家居服跟睡衣混為一體,家居服就是睡衣,睡衣就是家居服。第二,"家居服"的定義已經障礙我們的渠道發展,為什么我們在連鎖、專賣店方面很難運作起來,這是產品鏈和傳遞給消費者信息不清淅,
記者:為此,研究院將做哪些工作?
馬慶渲:為了得到專業可靠的數據,我們聘請了專業調查公司北京"速度100"在全國范圍內調查,調查范圍包括消費者、終端商、經銷商、生產商、線上網絡。結論是,以前"家居服"概念制約了行業發展,不方便行業引進先進的商業模式,不利渠道建設。
記者:是否研究院的名字也會更改呢?
馬慶渲:必須的。因為一旦方向找對了,一定要服從正確的方向,不能死守、固化原先有障礙的東西,不能顧面子死守原先的東西。這個東西不適應社會、趨勢、產業發展要求,我們卻死守,這就是走彎路,既然我們發現是在走彎路,那我們就要調頭朝直路走。
記者:研究院的名字更改過來,下面的會員企業是否也會改正過來?
馬慶渲:這個決定是研究院所有成員一致通過的,他們有這個一致的呼聲研究才來做這個事情,所以肯定是全部來執行新的認知,重新認識居家服飾這個概念。
記者:"家居服"概念發展到現在,已有很大一批人認同,現在要推掉原先的概念,對行業有什么沖擊和建設作用,會不會給行業或者消費者帶來理解上的困惑?
馬慶渲:原先的"家居服"概念,大家只不過是知道了有這個名字而已,但不是真正的認同。(剛開始,大家只知道傳統的睡衣必須升級,所以,更名為"家居服")。但是,實際上他們沒有深入了解這個行業,(或者說,因為當時行業發展還不成熟,使他們難以全面了解行業),不了解消費者,不了解渠道,他們只是覺得必須要有一個名,這是一種認知,但不是認同。
記者:原先"家居服"這個概念已有部分組織在推廣,研究院現在要更名,這么做會不會導致某些范圍的不愉快?
馬慶渲:我們是基于整個行業的發展而進行這樣的更名,其它的因素我們不需要考慮太多。就算有障礙。我們的倡導只要經得起專家論證,經得起院校研究,經得起業內人士在信息傳達、渠道擴張等方面的實踐驗證就行。經過調查,種種數據表面我們必須這樣走。
二、關于產業升級、企業家精神
記者:從政府到民間,各個行業都提出了產業轉型升級,我們這個行業轉型升級應該怎么走?重點在哪里?
馬慶渲:對我們這個產業來說,現在更名為"居家服飾"這個正確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升級。它是文化、核心、戰略的初步定位,起歷史性的決定作用。
至于硬件方面的升級,每個地方、每個政府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用某個現狀來表達我們的觀點和看法,如果我們沒有力量改變現實,就先不要批評它,我們就做我們先能做的。比如我們現在所做的倡導、整改行業名字的事情,能做的我們先做。
記者:文化概念上的潮汕地區因為語言、戲曲、建筑、飲食、家庭觀念、資本渠道等等特點,成就了潮汕人優秀的區域"個性"。但在市場全國化、全球化的當下,這個優秀的區域"個性"有時候反而成為了部分潮汕(居家服飾)企業家自身設置的一個"局",您覺得,這個局怎么突破?
馬慶渲:潮汕企業家的精神到底是什么?這是我們所要思考的問題。其實,潮汕企業家身上有很多很好的東西,特別是六、七十年代的潮汕老板,他們都有很漂亮、很動人的故事,但就是沒有把企業家的精神表現出來,或是對企業家的理解有偏差。如何破這種局呢?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呼吁潮汕企業家把他們的智慧綻放出來,先富帶后富,把好的經驗、智慧與人分享,樂于分享,善于分享,把他們的專業智慧綻放出來,然后先富帶動富。
潮汕企業家在他們沒做大的時候,有很多智慧跟才華不敢講,覺得自己企業還沒有做大,沒底氣講;做大了,又覺得要低調要保持高度,不愿講,不隨便、不方便跟小的企業講,覺得不是一個級別了。然而最終他們只會將自己的智慧跟才華帶到墳墓去。所以,我呼吁把潮汕企業家的商業文化、商業智慧留下來。
記者:您覺得潮汕企業家的精神是什么?
馬慶渲:我的理解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是你一生中到底成就了多少人,造就了多少人,給社會帶來什么。作為潮汕企業家,不在乎你企業做得有多大,有多少資產,有多少物業,
所以,我呼吁潮汕企業家要把自己敞開出來,智慧要綻放出來,不要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出不了這個"局"。而政府方面也要思考,企業家膽子小,顧慮太多,要多引導,多搭平臺。一個地方的企業家保守是與政府也有一定關系的。
三、關于凱迪公司
記者:作為多品牌發展的標桿,中國家居服看峽山,峽山發展看凱迪,您做為掌舵者,凱迪或者您應該看誰?
馬慶渲:未來的發展看消費者,消費者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凱迪也必須看消費者。我們做的東西必須要給社會發展、人民消費帶來促進作用,給消費者帶來生活上的改善,給消費者帶來家庭的溫馨,這是研究院存在的根本所在,也是凱迪存在的根本。
記者:凱迪從"親情"、"新世家族"發展到"花花公子"、"黑白貍",自有或者代理的品牌有近10個,這10個品牌有如一本書的十個章節,書名是"凱迪",章章都有深動之處。您怎么讓這十個章節既有深度又符合整本書的主題呢?將來還會續寫其它章節嗎?
馬慶渲:未來的發展,其趨勢之一是產業聯盟或者產業鏈聯盟,共同推向消費者。如果無法成為產業鏈聯盟,那還有一個模式,就是做特色。像凱迪多品牌操作,我們會保留具有特色、個性的品牌,能給消費者帶去特色體驗、感受的品牌。如果我們無法表達特色,我們會以內部捆綁的模式。第三方面,我們會打造受眾面更廣,內涵更深的品牌。我們就是以這三條路來走的。
記者:企業家的思想方式和生活習慣,是企業文化最重要的基因,您的個人的思想對凱迪企業文化的構建影響有多大?
馬慶渲:我很多員工當初是從1千到兩千塊的工資就開始跟著我,到現在,有的成為總經理了,他們在講感觸的時候,覺得能發展成這樣離不開我。
我認為我現在做的就是成就別人,發展到現在,我名利都有了,為什么還繼續走,我肯定需要找到繼續走的理由。后來我發現,人的存在是要具有一定的意義,那就是成就別人,這是上帝的安排,讓你成就別人,從而讓自己存在。
四、關于馬慶渲本人
記者:我個人一直在關注您,并私下覺得您是一個孤獨的人。比如,在凱迪公司正規化管理過程中,會有部分親朋好友的利益照顧不到,您會面臨他們的指摘。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作為行業多品牌發展的榜樣,在行業無所參考借鑒的情況下,您會面臨很大的壓力。再比如,因為您的高度,作出某些決策會在家庭、企業、行業引起不理解。我的這種揣測如有不禮貌請您原諒,而您贊同我的這種揣測嗎?
馬慶渲:我在企業畫了一個三角形,一個是我,一個是老婆,一個是兄弟。老婆代表我的家族、兄弟姐妹,兄弟代表我公司的同事,社會上的朋友。人的一生離不開這個三角形,成就的大小就由這三角形決定,這三個處理好了,一切就好了。
你問我作為企業家會不會孤獨,我覺得一點都不孤獨!你樂點找到了,你就一定不會孤獨,因為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孤獨是你不知道在干什么,迷失才會孤獨。
至于家族會不會誤解,我想,作為男人來講,處理好夫妻關系這至關重要,老婆代表家前家后。經營老婆是經營公司最重要的一步。一個人的困惑,或老板為什么會出現問題,很多都來自于老板回到家里沒有安全感。因為企業家一切奮斗,從私心來講是為了家,應該擁有一個和諧的家。如果在前線有壓力,回家可以面對一個小孩和開心、溫馨的家庭,那么,外面的壓力都不是壓力。經營好老婆就是其中關鍵,處理好這個關鍵,就處理好了整個家族,你這個方面處理好了,整個家族不但不會質疑你反而會支持你的發展,這是你能量的綻放。當然,你就要跟太陽一樣照耀,你的心一定要堅持住你守住的東西,成就別人之心那就不僅僅是家族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