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紡織產業高端論壇分析了周口承接產業轉移的新形勢
日前,為積極承接長三角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日前,周口市人民政府與中國服裝協會、中國國際交流促進會在江蘇省吳江市共同舉辦了中國紡織產業高端論壇。這是周口市積極創新招商方式,繼周口(東莞)承接加工貿易項目轉移洽談會后,開展的又一次專業招商活動。
此次論壇以探討紡織產業升級與轉移為主題,通過政府領導、專家學者對話的形式,研究分析了紡織產業升級與轉移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展望了紡織產業的發展前景。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程振華教授、中國社科院著名研究員紀坡民等國家紡織行業的專家學者,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張昕、吳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李衛珍、周口市人民政府市長岳文海、副市長田永紅等政府領導同志,以及企業客商近千人出席了論壇。周口市借助論壇平臺,推介了周口市情,與參會客商進行了洽談交流,并舉行了項目簽約儀式,取得了一舉多贏的效果。共成功簽約53個項目,合同資金362億元,涵蓋服裝紡織、醫藥化工、物流配送、機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多個行業。不同于以往的"項目發布-招商-簽約"方式,此次項目簽約與論壇活動結合進行,是招商方式的又一次創新,集中體現了周口市在長三角地區開展專業招商取得的成效。
論壇活動上,與會專家學者闡述了紡織產業轉移的規律和態勢,分析了周口承接產業轉移面臨的新形勢、新機遇。一致認為:當前的紡織產業轉移有這樣幾個明顯特點:一是轉移的主動性。產業轉移是大趨勢,是市場經濟在推動,是市場規律在起作用。隨著沿海地區企業在勞動力、原材料、能耗以及環境治理等方面的成本壓力不斷加大,紡織服裝等產業將加速向中部地區轉移。
二是轉移的緊迫性。隨著"調結構"成為各地"十二五"發展的共識,金融危機后開始出現的第四次國際產業轉移進入規模化階段。目前,我國沿海傳統工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已十分明顯。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除流向內地外,也有一部分開始向越南等地遷移,國際國內雙轉移交織在一起。同時,新一輪產業轉移的黃金周期也就這三五年,爭奪這個機遇的還有越南等周邊國家,要搶抓這個戰略機遇期,仔細研究產業轉移出現的新特點和新趨勢,主動對接,有效承接。
三是轉移的配套性。產業集聚效應的產生,在于產業鏈上各種生產要素的流動快速方便,能夠形成配套支持、有效降低成本。因此,能為沿海地區轉出產業提供良好協作配套能力的中西部地區,成為產業轉移的首選地。總體上看,有產業特色和配套產業基礎的地區最具吸引力。
四是轉移的整體性。新一輪產業轉移不再是單純的工廠遷移,越來越多地采取產業鏈整體轉移等新興方式,采取組團式轉移,以期降低成本并降低風險,產業轉移已由單個紡織企業轉移轉向以產業鏈條為紐帶的整體轉移和配套轉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