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在市場“跑馬圈地”結局不容樂觀
濟南奧特萊斯店品牌服裝折扣店內,國內國際知名品牌賣出“地攤價”;第三季度季報顯示,22家A股服裝類上市公司三季度庫存高達382億元……
一系列現象和數據表明,國內服裝企業面臨高庫存困境,行業經濟正經受“嚴冬”考驗,品牌服裝在濟南“跑馬圈地”開始終結,隨著銷售渠道精簡,不少加盟店及直營店或將關閉。
庫存高企成“行業魔咒”
數據顯示,上半年服裝家紡行業的35家上市公司庫存高達464.8億元,同比增加36.8億元。其中,5家家紡服裝企業庫存超10億元。雅戈爾、紅豆股份、際華集團、美邦服飾、森馬服飾2012年上半年庫存分別為237.61億元、38.40億元、33.81億元、17.53億元、14.73億元。
對2008年前利潤高、銷量大的體育運動服裝企業而言,持續高企的庫存已成為發展累贅。據年報顯示,美邦服飾在2008年、2009年的庫存周轉天數為80.2天和97.39天,但到了2010年、2011年,這一數據就激增到151.68天和165.6天。李寧公布的上半年年報顯示庫存為11.38億元,上半年庫存周轉天數也較去年同期的72天增長至95天。安踏、361度、特步、匹克等運動品牌,也面臨艱難的庫存壓力,其庫存周轉周期明顯拉長。今年,服裝行業庫存平均周轉天數達到382天。雅戈爾公司中報庫存周轉天數高達1558天。
濟南濼口服裝批發市場一品牌女裝分銷商王洪艷表示,服裝銷售終端和生產企業庫存是行業庫存最大的兩頭。“服裝行業有庫存再正常不過,對零售商來說庫存量占進貨量的70%就是盈利。但對于服裝生產企業來說,任何一定量的庫存都會影響資金的回籠,高庫存則面臨著高風險。”
粗放型競爭遭遇瓶頸
為解決高庫存陰影,“打折促銷”幾乎被所有服裝企業視為最直接有效方式。現在,庫存服裝、老款服裝的低折扣銷售策略,贏得部分消費者選購,更多新品上市也通過打折來增加銷量、降低庫存風險。但是,服裝行業銷售也因此進入“死循環”——打折成為常態,不打折賣不動,賣不動出現庫存,庫存最終通過更低打折消化。這個營銷怪圈,在運動品牌服裝行業更為突出。
為庫存而戰的服裝企業,最初通過擴大銷售渠道、增開加盟店的方式進行消化,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隨著加盟店增多,弊端日益凸顯,庫存從廠家轉移至加盟店,分級代理層層加價則造成售價虛高銷路不暢。業內人士表示,“以量取勝”的粗放型競爭已遭遇瓶頸,服裝企業逐步考慮加盟店直營店的“關轉并停”。匹克體育發布報告稱,截至9月30日,國內授權經營零售網點為6739個,與去年年末相比減少1067個。而更多品牌服裝經營店,正在醞釀調整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