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紗將重蹈棉花“紗滿為患”的現象
據部分貿易商反映,由于春節前一個月很多大中型紡紗企業提前降低產能,抓緊產品“去庫存化”,而節后部分中小型企業因招工困難、原料價格高漲或缺少下游訂單、現金流緊張等原因遲遲沒能按期開機,加上我國對印度、巴基斯坦棉紗進口量“井噴”,沖擊國內中低端棉紗市場,因此高配普梳紗、精梳棉紗的報價自春節以來連續上漲,一些大廠精梳40及以上棉紗報價調漲1500-2000元/噸,中小廠家漲幅在800-1000元/噸。
據江蘇、浙江、廣東等地一些棉紗進口貿易商反饋,因印度國內棉價近一個月來上漲10美分/磅以上,S-6M報價甚至上漲了13-14美分/磅,1月份以來,在中國貿易商、織布廠大力采購的作用下,印度30S以上棉紗出口報價大幅上漲,有的廠家一天調整2-3次報價,巴紗在天然氣供應不足、棉花價格持續小幅攀升的影響下也迅速“跳高”。
近日,某進口企業報價:印度C32S、C40S普梳紗報價分別為26500元/噸、27500元/噸;JC32S、JC40S的報價則分別達到30000元/噸、31000元/噸;巴基斯坦C20S、JC20S的報價分別為26000元/噸、29000元/噸,已經同國內中型紡紗廠報價持平。從價格來看,印度相同支數普梳紗、精梳紗報價的差距不大,一方面是皮輥棉過精梳機后落棉量不大;另一方面是印度棉紗精梳和普梳紗的配棉相差并不大,40S及以下棉紗配棉普遍低于3級。而相同支數的巴基斯坦、中國普梳紗和精梳紗的價差則在2500元/噸以上。
對于中國外紗進口量激增,國內高等級棉紗趁勢反彈以及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仍有上試90美分/磅的可能,大部分中國織布企業、服裝企業表現的比較淡定,短期鮮有存紗、存布或存面料的現象,目前出口訂單較春節前并沒有明顯回暖,下游需求難以跟上上游原料、中游棉紗的漲幅,“腸梗塞”的問題仍難以解決。
據了解,市場傳言4月份國家有關部門或將增發滑準關稅、加工貿易棉花進口配額,同時對4月份競賣2012/13年度國儲棉的預期強烈,一旦新棉進入期貨、撮合市場,逼倉失敗將引發棉價重回下跌通道。
4月份,兩會過后貨幣政策或將重新收緊,中小棉紡織企業面臨的資金、訂單、出口壓力上升,隨著3、4月份進口棉紗的大量抵港,青島、張家港和上海港操作棉紗的貿易公司、外商逐漸增多,棉紗很可能像棉花一樣出現港口“紗滿為患”的現象,屆時國內棉紡廠遭遇的價格及銷量壓力或更大,按慣例,4月份以后紡織企業春夏季訂單就已結束,秋冬季訂單到來尚早,或將出現一個出口“真空期”,后期市場的價格走勢值得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