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麻紡織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現在麻紡行業與全行業一樣也面臨著眾多問題,企業之間存在同質化競爭,過度競爭不僅會損害企業利益,最終會危及一個行業。在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方面與行業發展要求還存在差距。
麻纖維作為一種優質天然纖維,有非常高的價值,麻織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他希望行業、企業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加強與國際同行的合作,加強麻終端產品的開發,推動麻紡行業創新發展。
2012年麻紡織行業各項經濟指標較同期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行業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經濟效益、產品產量、進出口貿易等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保持了較高的增速。在穩定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內需市場,行業活力進一步加強。
生產保持較快增長企業效益明顯提高
據中研普華《2013-2018年中國麻紡織市場投資潛力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2年,麻紡織行業生產實現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1~12月份全國282家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430.74億元,較2011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1.93%。麻纖維紡紗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99.35億元,同比增長14.06%;麻織造加工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13.00億元,同比增長10.97%。這兩類企業均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行業活力明顯增強。
在麻紡織行業主要大類產品生產方面,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產品產量大幅度提高。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1~11月份全國亞麻布(含亞麻≥55%)累計生產3.99億米,累計同比增加20.09%,其中江蘇與湖北地區累計生產分別為1.55億萬米與1.08億萬米,同比分別增長34.66%和28.67%;苧麻布(含苧麻≥55%)累計生產4.74億米增長18.74%,其中江西與湖南地區累計生產分別為2.99億米與1.36億米,特別是江西,增長勢頭強勁,同比增長29.67%。
中研普華麻紡織行業分析師表示,受勞動力成本提升與宏觀貨幣政策等因素影響,企業主營業務成本不斷攀升,但隨著內需市場份額提升的拉動,我國麻紡織企業整體效益仍保持較快增長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份,全行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7.31億元,同比上升14.28%;毛利率14.83%,較去年增長2.01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4.54%,全行業產銷率97.74%,較去年上升0.73個百分點。
{page_break}
麻類服裝出口上升初級產品進口下降
2012年麻紡織產品進出口數量出現結構性的變化,含麻服裝的出口大幅度上升,金額和數量同比增長50%以上,麻紡紗、布等初級產品的出口則呈一定幅度的下降趨勢。
2012年麻紡織品(不含麻服裝)進出口市場呈現下滑趨勢。據海關統計,2012年1~11月份,我國麻類纖維、紡織及制品(不包括含麻制服裝)進出口總額為16.42億美元,同比下降12.86%。其中累計出口金額10.83億美元,同比下降7.68%;累計進口金額5.59億美元,同比下降21.39%。
我國麻紡織企業進口產品主要是麻類纖維,其中以亞麻、黃麻為主。2012年我國進口亞麻纖維及短纖金額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受歐盟國家債務危機影響,消費者信心降低,致使原料價格走低。同時由于2011年企業庫存原料較多,企業對原料的采購意愿不強,因此2012年亞麻原料進口出現價格和數量同步下滑的趨勢。黃麻原料進口數量較2011年同期相比有小幅增加,進口金額和總量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黃麻市場相對疲軟,原料價格下降導致價減量增。
據中研普華《2013-2018年中國麻紡織市場投資潛力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出口方面,2012年1~11月份麻紡全行業累計出口金額10.83億美元,同比下降7.68%,預計2012年全年累計出口金額為12億美元。主要出口產品方面,麻紗線與麻織物是行業主要出口紡織品,2012年1~11月各月份統計數據表明,1~11月份我國麻紡織品除亞麻紗線外,出口金額下降幅度較為明顯。上半年,受總體經濟和季節性的影響,我國麻紡織品出口一直在緩慢下降的通道之中。但8月份以后,我國麻紡織品觸底反彈,出口出現了回暖的跡象,麻紡織產品出口數量和金額出現同步快速增長的趨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