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出口受阻轉攻本土市場
日前,中國皮革協會在京發布了“2012年皮革行業經濟運行狀況及2013年發展預測”。當前,皮革業出口市場受到前后夾擊,前有發達國家日益苛刻的技術壁壘,后有東南亞等國異軍突起的競爭,再加上貿易摩擦的常態化,出口步伐嚴重受限。蘇超英預計,外部市場的萎靡,使行業出口紅利減少,迫使行業不得不擴內需,皮革行業將由“內外并重”轉變為“以內為主”,內銷形勢要好于出口。
區域布局持續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受產業發展形勢的影響,我國皮革行業區域布局調整繼續推進。其中,中國東南沿海企業仍是行業發展中流砥柱,而中西部由于成本和區位的優勢增勢強勁。2012年,東部皮革業完成產值8306.62億元,同比增長13%;利潤總額498.36億元,同比增長5.6%。同年,中西部皮革業實現產值2249.39億元,同比增長17.7%;利潤182.25億元,同比增長24.1%。江西、安徽、湖南、重慶等中西部地區的省、市在產業轉移中發展較快,為行業保持平穩運行提供了重要支撐。
2012年,“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的多元化市場戰略,經過皮革行業近幾年持續推進已初見成效。該戰略在幫助企業規避國際市場中的貿易摩擦風險、提升產業競爭力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2012年,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業對原有主要出口市場的依賴度進一步降低,對第二大出口市場歐盟下降0.002%。與東盟外貿步伐加快,出口更為活躍,增速達70.6%。目前,東盟已取代俄羅斯成為我國皮革業第四大出口市場。2012年,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業出口美國、歐盟、日本市場份額分別占26.2%、21.2%和6.1%,三者占比合計為53.5%。除對東盟國家外,我國皮革、毛皮及制品和制鞋行業對非洲國家同比增長達31.8%,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據蘇超英介紹,2012年,皮革行業基本實現平穩運行,但增速回落,下行壓力加大。受到內外需市場提振乏力、成本壓力、環保壓力等多重壓力的影響,出現生產、出口增長放緩,產值利潤率下滑的態勢。但另一方面,內在動力增強與外部環境倒逼同時作用,促使皮革產業結構調整深化。2012年皮革行業內銷比重占銷售產值比重達到72%,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這是自2000年以來皮革行業的內銷比重持續12年提升。特別是毛皮產業生產、出口大幅增長,內銷份額居行業首位;在行業產值利潤率普遍下滑的形勢下,毛皮產業的產值利潤率仍保持了增長,成為支撐皮革行業平穩發展的新亮點。
{page_break}
機遇與風險并存
今年,中國皮革業仍然面臨著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的發展現狀。內需市場仍將繼續為皮革行業提供實現平穩發展的動力,但外需不振、生產成本上升、環保等壓力依然存在。預計全行業產值增速在10%以上,全年進出口增速將低于10%。
據介紹,今年,中國皮革行業在開拓內需市場上面對的最大挑戰,主要在于企業的品牌效應還不是很突出。這需要企業在產品質量、健康和舒適度上不斷實現新突破,為品牌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加分。為加強行業品牌建設,今年,中國皮革協會將開展授權真皮標志排頭品牌鞋類企業印刷使用真皮標志標識試點工作和進行皮革專業市場星級認定等工作,不斷擴大品牌企業和產品的影響力。另外,環保壓力也是今年影響皮革業競爭力和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國將于今年年中和年底相繼出臺《制革及毛皮加工業水污染物排放》及《皮革行業準入條件》兩個標準,它們頒布實施后,有望促進皮革行業增強環保投入,并加大環保不達標小企業的淘汰力度,促進全行業進一步轉型升級。
打造全球品牌迫在眉睫
面臨跌宕起伏的經濟形勢,皮革業發展前路何在?日前,原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龍永圖在“中國皮革業發展論壇”上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皮革產業永遠是朝陽產業,皮革產業的升級就是要變中國制造為世界制造,充分利用世界上最好的原材料、技術、人才,皮革制品要走全球制造的道路,用意大利的面料,歐洲的技術和品牌,打造中國第一流的世界制造。
據悉,作為一個異地型的“銷地市場”項目,武漢海寧皮革城為海寧中國皮革城的“外拓戰略”提供了一個具創新性的實踐范本,該項目公開亮相以來,市場反應強烈,進行項目咨詢和預登記的商戶絡繹不絕。目前,武漢海寧皮革城的建設進展順利,快速而高效的項目建設速度,確保武漢海寧皮革城將在今秋開門迎客。
龍永圖認為,武漢海寧皮革城應以國際化視野,整合皮革業優勢資源,加快國際化合作步伐,探索與國內外知名皮革機構合作經營、聯動發展的途徑和模式,樹立武漢海寧皮革城在中國中部消費者心目中高端、時尚的印象,從而打造成為武漢最具特色的旅游購物新高地和最具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成為體現武漢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的新地標。
龍永圖建議,產業升級要以產品的質量為首位,依靠創新模式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重視提高員工素質,以及具備一個開放的思維,如推進全球采購的新方法,幫助中國的皮革業獲得性價比更高的原料生產,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實現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