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口外棉數量為何大降
除中國外全球市場棉花資源偏緊
5月份以后,外商、國外出口企業2012年度皮棉供應量持續下降。從中國進口棉種類來看,以美棉、印度棉、澳棉、中亞棉和西非棉為主,但截至6月20日2012/13年度美棉的簽約量和裝運量已分別占預計可出口總量的101%、89%,僅剩34.4萬噸棉花待運,而買方以東南亞國家為主。印度因國內棉紗出口訂單旺盛,對棉花需求處于快速增長狀態,在自身棉花資源偏緊的情況下,棉紡織企業一直呼吁政府限制棉花出口,其出口政策也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棉商、加工企業4月份以后出口意愿下降,而中國保稅區大量低品質印度棉滯銷也加劇了外商操作的擔憂。澳棉雖然6-8月份抵達中國主港的數量較多,但同烏茲別克斯坦棉一樣,因價格較高阻擋了銷路,特別是在5月中旬后高支紗銷量觸頂回落的情況下,中國大中型棉紡廠對102美分/磅以上的價格普遍難以消化。
保稅棉出貨遲緩,保稅區庫容緊張
4月份以來,中國港口保稅棉的存儲量連續突破30萬噸、40萬噸甚至一度接近50萬噸,近幾個月一直是“進的多,出的少”,特別是短絨含量大、一致性差的印度棉、美棉銷售更加困難,部分貿易商甚至一周沒有成交,因此外商和部分進口商要求供貨方往后推遲裝船、交貨期,加上4、5月份各港口“棉滿為患”以及印度棉出現“內外倒掛”的現象,一些合同被外商和進口商取消或轉運至東南亞其他國家銷售,部分西非棉也直接改港至印尼、越南及馬來西亞港。
去年,中國的棉花儲備政策刺激了中國服裝制造廠對棉花的需求,美國抓住這一商機,增加對中國的棉紗出口,美市場出現了繁榮景象。中國或將改變其棉紗購買計劃,美紡織業繁榮或曇花一現。
由于美國棉花價格空前飆升,國內零售市場需求疲軟,美國紡織廠為尋求巨額利潤,向中國大幅傾銷棉紗。今年,美紡織廠對中國的棉紗銷售量增加了近4倍,美國紡織業出現繁榮景象。
路透社稱,去年以來,為降低成本,省略一道服裝制造工序,中國紡織廠不再加工國內原棉,開始使用國外棉花制造的半成品。中國制定了棉花儲備計劃,紡織廠因此無法購買國內具有價格優勢的棉花。迄今為止,中國紡織廠主要從孟加拉國、土耳其、巴基斯坦和東南亞進口棉紗。
中國的棉花儲備計劃極大的改變了美國紡織品貿易格局。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棉出口國,美國每年出口40萬噸棉含量85%及以上的紗線,但這一數字僅占其全球棉線貿易總額的極小部分。多數貿易額出現在南美洲國家。和一些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相比,美國紡織品工業競爭力不足,但較低的能源價格和精良工藝彌補了這一缺陷。由于采用了高科技機械,美國紗線不那么“勞動力密集”。
這一計劃對于全球市場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它改變了全球貿易流向,刺激了主要原材料的價格。今年,中國或改變其棉紗購買計劃,削減紗線進口需求,美國紡織品工業的繁榮可能曇花一現。
德州農工大學教授、經濟學家約翰羅賓遜(John Robinson)稱,若中國終止其儲備計劃,美國紡織品工業的繁榮將隨之煙消云散。美國最大紡織廠之一Frontier Spinning Mills的首席執行官John Bakane稱,盡管中國的儲備計劃和美國的能源政策的前景仍然疑云重重,美紡織廠仍“有機會”。另一家大型紡織廠,位于北卡羅來納州的Parkdale Inc則拒絕做出評論。
路透社也指出,中國的棉花進口增幅可謂空前。去年,中國已超越墨西哥和薩爾瓦多成為僅次于洪都拉斯和多米尼加的全球第三大棉紗進口國。中國去年前四個月進口棉紗總量相當于2011和2012年的總和。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稱,今年前四個月美國出口中國的紗線總計2,23萬噸,與2012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800公噸。
在目前排名前十的紗線進口國中,中國是唯一一個非南北美洲國家。受中國的刺激,美國今年前4個月紗線出口總量超過13.7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5%。即便如此,也有人認為美紡織品產業的繁榮只是曇花一現。紡織業咨詢公司PCI Fibres主席Alasdair Carmichae認為,美紡織廠面臨巨大風險,繁榮只是曇花一現。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