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成本上升將加劇棉紡行業出口競爭力的弱化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國、消費國及進口國,多年來一直實行棉花收儲及進口配額制度。2011年國內實行敞開式棉花收儲政策以來,國內棉價顯著高于同期國際市場均價,導致內外棉價差拉大,且一直持續。2013年在國內種棉收益下滑背景下,收儲政策被迫延續,上半年國內市場棉花價格仍然基本圍繞收儲價格制定,而外棉價格在較弱的供需格局下依然弱勢運行,內外棉價差雖然小幅收窄但整體仍舊保持在4,000元以上的高水平。在進口配額有限的情況下,多數棉紡企業只能采購國內高價棉,成本壓力高企,棉紡產業出口競爭力受到削弱。
未來,在2013/14棉花年度,受下游需求低迷和產量總體增加影響,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將達到歷史最高點,全球范圍內棉花將維持寬松的供需格局,棉價上升乏力。而受外需疲弱和內需增速下滑影響,國內棉花下游需求不振,中國同樣面臨很大的庫存消化壓力。但在現階段收儲和配額制度的作用下,中國棉價依然由政策而非市場因素決定,未來新一年度國內20,400元/噸的標準級皮棉收儲價格將仍然顯著高于外棉價格。對于無法獲得配額的國內多數紡織企業而言,短期內其面臨的原材料成本壓力依舊較大。
敞開式棉花收儲政策仍得以延續,2013年上半年內外棉價差維持較高水平,國內棉紡企業成本壓力高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產棉國、消費國及進口國,2005年來年產量約保持在550~750萬噸,產量約占全球的30%,總消費量保持在700~1,000萬噸,消費約占全球的40%。近年除個別極端年份外,中國年棉花進口量約保持在200~300萬噸。棉花是棉紡企業主要生產原材料,原材料成本約占生產成本的60%。紡織企業利潤空間小,成本轉嫁能力差,對原材料價格的變動較為敏感。2010~2011年,棉花市場價格出現劇烈波動,為了平抑市場波動,保護棉農積極性,中國將原有的區域性、臨時性、限量的棉花收儲政策,調整為年度定價、全年常態化的敞開式收儲。而隨著全球市場棉花價格回落,國內種棉成本高企,國內外棉價差出現顯著倒掛,內外棉價差在5,000元以上。2011和2012年標準級皮棉到庫收儲價格分別為19,800元/噸和20,400元/噸,高于全球市場均價。而在進口方面,中國實行棉花進口配額制,2004年來每年的棉花進口關稅配額均為89.4萬噸,此外每年還有不同額度的增量配額,但進口額度總體有限,國內多數紡織企業被迫使用國內高價棉,承受了較大的原材料成本壓力。
2012年以來,由于國內紡織產業整體運行情況低迷,國內市場棉花需求不旺,而棉花相關種植成本仍在上漲,棉農積極性進一步降低,中國棉花協會意向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國內種植棉花面積為6,816萬畝,同比下降6.8%,創下10年來最低紀錄。在此背景下,為維護國內棉農積極性,保障國內長期棉花供給,敞開式棉花收儲政策仍得以延續,收儲價格較上年持平。從具體價格水平看,2013年1~7月,在較弱的供需格局下棉花市場基本延續了2012年的運行態勢。國內棉花市場交易及價格仍然主要由政策主導,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收儲累計成交963.67萬噸,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中旬拋儲累計成交344.53萬噸,拋儲成交價格(折328價格)約為18,500~19,500元/噸。國際方面,在中國高收儲價格的支撐下,2013年上半年全球棉花價格小幅上升,1月至5月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均價(按1%關稅折人民幣)分別為14,044元/噸、14,068元/噸、15,501元/噸、15,313元/噸和15,043元/噸。2013年上半年內外棉價差約為4,000~5,000元,雖然較2012年有所收窄,但國內棉價相對國外而言依然很高。
2013/14棉花年度全球棉花供應寬松,內外棉正向價差仍將存在,國內紡織企業仍將承受較大的原材料成本壓力
未來一年全球棉花供應寬松局面依然持續。首先,需求方面,紡織服裝行業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未來全球宏觀經濟的復蘇緩慢仍將較大程度影響紡織服裝行業的下游需求,預計短期內行業需求仍將延續疲軟態勢。其次,供給方面,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棉花供需預測月報,2012/13、2013/14棉花年度[1]全球棉花的產量分別為2,633.4萬噸和2,569.6萬噸,產量水平處于2005年來的高峰。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將分別達到1,845.9萬噸和2,054萬噸,庫存量攀升致近10年來最高值,2013年庫存消費比將達到86%,為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點。在寬松的供應環境下,國外棉花價格缺乏上漲動力。
國內棉花供需方面,未來短期內,受外需低迷,內需增速下降影響,國內紡織服裝行業景氣度將持續低迷,棉花下游需求不旺。供給方面,根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棉花供需預測月報,2012/13、2013/14棉花年度中國棉花產量將分別為762萬噸和740.3萬噸,期末庫存將分別達到1,050.8萬噸和1,283.1萬噸,分別占同期全球庫存的56.93%和62.47%。2012年中國棉花庫存消費比為139%,目前庫存壓力很大??傮w看,短期內國內棉花供需寬松,在目前供需環境下,國內棉價走勢主要受收儲及配額政策影響。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國家仍將按照20,400元/噸的價格進行敞開收儲,在外棉供應寬松的情況下,預計內外棉價差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在目前國內外市場棉價倒掛的背景下,不同類型的紡織企業受價差影響的程度不同,有配額企業面臨的成本端壓力要明顯輕于沒有進口配額的企業,其中對于內銷企業而言擁有配額的優勢更加顯著。從A股棉紡行業14家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來看[2],以孚日股份為代表的擁有配額的出口型企業由于產品出口價格主要參照國際棉價,因此配額對業績的改善作用不大。孚日股份2012年采購進口棉7.53萬噸,占棉花采購總量的94.13%,采購均價為13,300元/噸,2012年毛利率為15.97%,較上年下降1.28個百分點。以魏橋創業為代表的擁有配額的內銷型企業則因相對較低的原材料成本提升了盈利空間。魏橋創業擁有年均30萬噸的進口配額,配額量處于國內領先水平,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進口棉采購量約占采購總量的40%和74%,2012年上半年棉花采購均價為14,000元/噸。2012年魏橋創業毛利率增加1.28個百分點至8.80%,其子公司魏橋紡織毛利率由上年的1.8%上升至6.8%,經營業績有較大改善。而以魯泰A為代表的棉花能夠部分自給的企業則通過產業鏈的協同效應降低了部分成本。2012年魯泰A生產棉花1.75萬噸,棉花自給成本約為16,020元/噸[3],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原材料外購成本壓力。但總體來看,由于中國每年發放的進口配額規模不足年需求量的25%,因此除符合配額申請條件的部分大型企業外,短期內國內多數棉紡企業仍將面臨較大的原材料成本壓力。在內外棉價差高企的情況下,原材料成本上升將加劇棉紡行業出口競爭力的弱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