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上海大學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院長凱文教授
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后,中國的時尚產業正快速崛起,但在上海大學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院長凱文教授看來,曾經的中國時尚之都——上海,其時尚地位則逐漸下降,時尚產業及發揮的作用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已不勝當年,上海紡織業的“戰略轉型”已勢在必行。本土服裝品牌的發展和壯大,是提升本土商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步。
據調查顯示,我國青年的消費觀在經歷了一個浮躁的從眾消費觀階段后,逐漸進入理性消費階段,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從眾消費觀”在青年人中逐步退場,他們注重個性化的自我消費形態,開始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產品適合自己,也熟悉國際知名品牌的產品和品牌內涵,對商品的質量、性能、價格往往貨比三家,減少了盲從和被動。而這勢必對上海本土品牌造成影響,也要求他們對自身要求進一步提高。
如何讓上海的老字號品牌“重生”,凱文教授表示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扶持,另一方面在于人才的培養及環境的營造。“我認為政府需要有一定的扶持計劃,因為上海的綜合優勢和基礎條件還不是很強,我們必須要恢復時尚的生態環境,政府也應該意識到時尚是城市發展的靈魂”。沈院長將中國時尚未來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學子身上。
嘉賓簡介:凱文教授 上海大學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院長,藝術評論家、攝影家。
上海時尚地位正在下降
問:你長期在紐約和巴黎從事時尚教育工作,就你觀察,上海這座所謂的時尚之都與巴黎紐約最大的差別在哪?
凱文教授:最大的差別在于動態,巴黎作為過去時尚之都的首位,而且現代主要發源地是在巴黎,仍屹立在歐洲影響整個西方生活方式,巴黎樹立了西方物質生活的標準,是標準的制定者,地位不可動搖。而紐約在最近的10到20年里,時尚產業發展隨著服裝工業同步發展,其本身又是一個移民國家,采取了一系列的移民政策來吸引人才,所以紐約成了正在崛起的現代版巴黎,而且從6年前就經連續五年獲得了時尚之都之首的排名。紐約象征著現代時尚發展的方向,已經具有標桿性的作用。
上海30年代以來一直有著東方巴黎的稱號,到80年代上海還是中國最時尚、最前衛的城市,但是現在給我的感覺上海的時尚地位在下降,時尚作用已經被稀釋了。可以這么說,如果把這三個城市做一個比較,上海是一個在時尚方面炸山毀林的典型,在建設新上海的過程中放棄或者說遠離了時尚的作用,把本身作為上海的優勢條件和優勢資源去主動的摒棄,這是非常令人遺憾和不可想象的,所以紐約和巴黎地位不斷的上升,而上海的地位不僅在國際上不怎么樣,在全國的地位也在下降。過去大家來上海購物或是旅游都是沖著上海是時尚之都,而現在購物可以是在深圳,在北京。上海的歷史積淀特別是上海人民是最重要的,人的文化素質,這些條件是中國其他城市難以比擬的,但是現在上海只在時尚島嶼面積上擴大,高度上是降低了,甚至給我們感覺是在沉淪,這是上海的悲哀。
人才培養不能走老路
問:你前面提到了紐約這一塊人才很重要,上海大學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人才培養做得如何?
{page_break}
凱文教授:我們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包括我們是中國唯一一家完整的將巴黎時尚教育模式引進國內來的一個合作體,經過10年的努力,首先看我們的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根本就不愁找不到工作,在五年前第一屆畢業生的就業工資就達到了3640元,對口率達到94%,國內的時裝學院輕視動手,他們認為上大學就是講理論,我們就憑這兩招,熟練的英文和專業的語言,超強的動手能力和法國式的頭腦,但是我很遺憾中國大部分時裝教育界好象還是在走84年中國紡織大學的老模式。
上海老字號沒有吸引力
問:上海過去孕育了很多的中國名牌,你認為上海的品牌或者上海制造精髓是什么?
凱文教授:我們講得理論化一點,首先是先進性,其次是上海產品的精致。
問:國內一些新興產業集群也在迅速崛起,比如寧波、深圳、杭州,上海品牌尤其是老字號的發展不容樂觀,你怎么看待這樣一個局面?
凱文教授:老字號要被淘汰這說明本身產品沒有吸引力,沒有吸引力要消費者一定來買你東西,這種道理行得通嗎?當然對個別老字號確實是有上海的地域文化,具有上海的標志,所以我認為政府應當像保護昆劇那樣將個別老字號品牌保護起來。
老字號仍需政府扶持
問:我們也看到很多上海以前的品牌都是夫妻開店,你認為現在上海商場的格局有沒有發生一些變化?
凱文教授:現在上海的時裝正在出現殖民地化,全部是外國商品占了主導。
問:你有沒有一些什么好的建議?
凱文教授:我認為政府需要有一定的扶持計劃,因為上海的綜合優勢和基礎條件還不是很強,我們必須要恢復時尚的生態環境,政府也應該意識到時尚是城市發展的靈魂,上海之所以能夠走到國際化大都市這一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時尚性促進了工業的發展,促進了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也成為人們心目中向往的時尚圣地。而現在上海的發展給我的感覺好象是一個冷兵器時代掛滿盔甲的大力士,昂首挺立在長江之首,東海之濱,我們應該將我們的優勢繼續的保持下去,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不能一味的去追求GDP的增長,我們為什么不能創造一個楚留香,武功照樣卓絕,同時又風度翩翩,這是擺在未來上海城市建設的一項課題。
本土品牌價格沒優勢
問:有媒體分析國內品牌發展的一個問題就是,不求本質改變、單純依賴價格戰,然而本土品牌在價格上并不具有優勢,你認同這個觀點嗎?
凱文教授:我認為在價格上已經沒有優勢了,以美國的標準為例,目前大部分的服裝產品都比紐約貴,如果是國外品牌價格更貴。
{page_break}
問:上海也是國際品牌必爭的戰略要點,內憂外患的形勢下,上海品牌似乎正在失去它的本土優勢,您認為對本土品牌影響最大的是來自國際還是國內?
凱文教授:我認為主要還是國內問題,國外所帶來的品牌都是一些比較優秀的品牌,他們不僅把好的商品帶給我們,更把一些先進的理念及管理模式一同帶來,其實我們可以將這些好的理念加以吸收,提高我們自身的各個方面。
轉戰電子商務要規范化
問:我們的主題是“改變從互動開始”,你認為互聯網能給服裝企業帶來怎樣不同的銷售及傳播改變?
凱文教授:先要植樹造林,恢復生態,然后培養年輕一代成長為優秀設計師,把希望寄托在以后的時間里,也希望我們所處的環境能有更好的改觀。
問:現在隨著互聯網的崛起,很多品牌都會選擇開網店,你認為互聯網給服裝企業帶來哪些改變?
凱文教授: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方式決定一切,能夠適應這個生活方式就是好東西,如今生活中互聯網不可或缺,所以我們必須運用好它,電子商務是將來發展的趨勢。我在紐約也經常進行網購,新生代可以在網上創業,成本比較低,自由的發揮空間比較大,但是要規范操作,還是有一個社會整體的問題,像我們學生很多都自己在網上開店,我也很支持他們。
問:上海品牌海螺將主銷售渠道轉移到電子商務,但無非就是開網店,很多品牌也認為與互聯網的關聯僅在于開網店、做官方網站,您認為服裝企業的電子商務之路可以這樣走嗎?
凱文教授:我在國外考察時發現國外很多品牌也根本不是在互聯網將銷售作為主打,網上的東西一般是平民商品或者是超個性化商品,但是真正的大品牌還是走專營店,走主流的品牌路線。
問:你認為現在上海品牌做得最成功的是哪個?
凱文教授:暫時還沒有。
問: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帶領品牌發展,你會選擇哪個品牌?
凱文教授:我會選擇快時尚品牌,并且我會在全球進行人才招募,組成專業化團隊。
問:品質、設計、渠道、品牌、資金,總體而言,哪個是上海品牌最缺的?
凱文教授:最缺的還是設計,上海設計師并不富裕,政府打造了許多的時尚產業園區與他們也無緣,上海的真正設計師人才不少,但是他們沒有享受到好的扶持。
問:未來上海能不能走向世界的時尚之都?
凱文教授:我認為不容樂觀,從目前的形勢看上海的未來并不是朝著時尚之都的方向打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