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發展遇阻 變革突圍乃當務之急
廣東均安再次成為中國服裝制造業乃至時尚產業的焦點:全球首個直接對接快速智能制造的服裝定制平臺——智能裁縫(idiymall.com)正式發布上線。
對此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評價說,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有著雄厚的基礎,在大數據時代,廣東愛斯達服飾有限公司抓住時代機遇,通過與武漢紡織大學強強強聯合走產學研用道路,采用信息化手段、網絡采集、溝通手段實現生產企業與消費者直接結合,智能裁縫是一項創舉。他說,電子商務目前過于關注零售、消費環節,但對于生產環節與電子商務的融合,恰恰是目前服裝產業所欠缺的,消費者的需求將拉動服裝企業不斷升級發展。
校企聯合:革命性突破的72小時
據悉,智能裁縫平臺是由愛斯達服飾有限公司歷經多年探索,通過與武漢紡織大學科研處處長易長海帶領的科研團隊深度科研配合所研制出來的。據易長海介紹:“idiymall旨在為追求個性化服飾的年輕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飾定制服務,消費者只要坐在家里的電腦前,輕松敲擊鍵盤,網上的虛擬試衣系統即可通過視頻掃描量身,將身高、體型等三維畫面顯示在電腦上,就如照鏡子一樣簡單方便,易于操作。然后,在idiymall提供的大量面料、色彩、圖案、款式中進行選擇,通過該平臺上的智能試衣間,消費者便可看到根據自己身材虛擬展示的服飾穿著效果。此時,消費者可輕松調整完善自己的設計細節,在點擊確認最滿意的效果后,只要坐在家中等待72小時,定制好的服裝便可送達消費者手中。”
樊友斌介紹道,“我們推出idiymall個性化定制網站的目的,就是期望通過簡單易操作的在線DIY工具,吸引更多用戶加入到個性化產品遠程定制中,建立功能多元化、使用簡單化、生產互動化的線上個性化產品定制平臺,同時將互聯網用戶需求釋放到傳統的生產制造業中。”
與國內現有服飾銷售或定制的電子商務平臺所不同的是,“智能裁縫”平臺擁有獨家的、全球領先的智能制造與虛擬成像技術作為支持,愛斯達公司與武漢紡織大學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研發創新開發的“服裝遠程定制和快速制造平臺系統”,從服裝體型采集、版型預選、圖案配飾、色彩搭配DIY設計、到互聯網上傳數據,最后,加工成型服裝,完全自動化,實現了從虛擬試衣CAD到定制生產的快速智能制造。這也意味著愛斯達公司成為全球首家實現了電子商務與自動化服裝生產線直接對接的服裝企業。
變革突圍:中國服裝的必由之路
由于過去十幾年,中國傳統服裝制造業以出口為主,服裝制造企業大多集中于加工制造環節,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位于微笑曲線兩端的杰出企業數量有限,在一線城市消費者當中的品牌影響力仍然較海外品牌薄弱。近年來,由于人口紅利減少,正面臨東南亞新興國家廉價勞動力市場的沖擊,同時隨著國際快時尚品牌進駐中國三四線城市,國內服裝品牌受到多重沖擊,銷售下滑與庫存現象十分明顯。
因此,中國服裝產業亟須在科技與商業模式層面有所突破的創新者。多年來,愛斯達始終致力于探索如何圍繞互聯網技術,將電子商務與傳統制造無縫融合,創造前所未有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裁縫”平臺正是這一銳意探索的成果。此次,“智能裁縫”平臺的上線,正是愛斯達公司緊扣技術發展的脈搏,推動服裝行業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的一個有益探索:“現代先進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以及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激發了我們加速開展生產與銷售模式創新的進程,”樊友斌認為,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他們的選擇也越來越多。然而,不少消費者面對眾多的服裝產品,還是會時常感嘆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服裝。“智能裁縫”平臺的使命正是改變這一現狀。
愛斯達研發的“客戶遠程定制模式”正是基于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及優勢,強調個性化的一種營銷方式。“我們與武漢紡織大學聯合開發的依賴互聯網的服裝產品定制商務平臺,將建立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遠程定制,實現了互聯網定制與快速制造平臺數據的整合,滿足了個性化消費群體的定制需求,打造出服裝業界的一個全新運營模式。” 對此,樊友斌強調說,“這不是服裝傳統手工制造的延續,是個性DIY時代的開啟。”
據悉,愛斯達公司已與廣東服裝服飾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達成合作意向,將加快實施服裝快速制造與客戶遠程定制的創新商業模式,并逐步在國內的服裝業界推廣應用。通過“智能裁縫”平臺的上線和智能制造的推廣,服裝產業將能夠更高效、更便捷地為消費者提供符合其偏好的定制服裝,這無疑將為服裝行業本身和國內服裝市場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