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棉花價格和市場走勢開始進入“國家模式”
中國啟動2013年度收儲工作,國內棉花價格和市場走勢開始進入“國家模式”,而重啟拋儲的傳言逐漸減弱,短期內港口保稅棉、即期外棉和12月底前能抵港的印度棉、美棉和中亞棉、澳棉、巴西棉等成為部分棉紡廠和貿易商關注的重點,青島港的詢價、看貨和下單情況較前期轉暖,張家港和上海棉花主港的看貨情況也有所回升。
據業內人士分析,ICE主力合約短期將在82美分支撐位獲得有效支撐,不排附除再次測試87.25美分和89.56美分關口的可能,一方面要看中國企業交儲的難易程度,雖然從有關部門公布的收儲細則來看,從嚴從緊是大概率事情,一旦品級、軋工質量和整齊度、三絲等指標控制偏嚴,將有大量的皮棉因無法交儲而流入現貨市場,對港口保稅棉的沖擊較大;另一方面要看中國政府9、10月份拋儲的意愿到底有多大。如果收儲“卡”得嚴,倉儲壓力在可接受范圍內,拋儲或將推遲到12月份以后,而一旦收儲成為軋花廠解套的唯一“救命稻草”,交儲制度“外緊內松”,為了滿足棉紡廠生產需要國家將提前啟動拋儲。
某國際棉商表示,目前該棉商12月底前到港的澳棉的銷售已近尾聲,而今年美棉采摘、加工和上市期推遲,只有兩家大型棉商(主要操作美棉)能保證12月底前能有少部分皮棉裝運抵港;印度棉雖然豐收在望,但因某印度棉商CIF報價甚至低于大部分棉商從印度軋花廠直接采購的價格而無法操作,如9月11日該印度棉商12月到港S-6M1-1/8″、S-6SM1-5/32″報價分別為87.5美分/磅、88.5美分/磅(90天信用證),而印度軋花廠新花出廠價:9月裝運的J-34價格為4600盧比/毛德(約86.50美分/磅),10月4650盧比/毛德(約87.44美分/磅),S-6的報價要稍高于J-34,如果將海運、保險等費用計算在內,外商操作印度棉不僅沒有利潤反而要有虧損。
據了解,由于預期收儲托高國內外棉花價格,而且認為9、10月份拋儲的希望不大,港口保稅棉成為短期補充棉花資源的最重要途徑,一些貿易商看貨、采購的信心緩慢恢復,采購重點是中高級皮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