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傳統百貨業面臨轉型升級
43家公布上半年業績的百貨類上市公司中,將近一半企業凈利潤下滑,情況最為嚴重的歲寶百貨,凈利潤跌幅達453.5%。
在業界看來,百貨企業的業績低迷并不是短期狀況,而是隨著不利因素的累積不斷加深的。百貨業績低迷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因素,包括消費層面以及同業競爭。此外,規?;瘺]有達到一定程度也是行業的一個短板。
在20家凈利潤下滑的企業中,利潤跌幅超過三成的企業占了四分之一。另外,凈利潤不足1億元的共有11家,比例更是超過了五成。“斷臂”調整也成為了不少企業的選擇。
針對業績的下滑,企業將原因多歸結于消費信心不足、租金及人工成本上漲、新店費用攀升等,另外,電子商務的沖擊也是其中之一。
商業地產爆發式的增長是在近幾年,載體的增加帶來了零售業的快速的擴張,同業競爭因而出現白熱化。“盤子就這么大,大家都來分食,自然比例就在減少了。”一位百貨分析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此外,不僅是國內的企業在增加,更多來自國外的強勁對手也開始紛紛試水中國零售市場。
對此,北京暉邑零售商管理咨詢公司首席咨詢師劉暉此前指出,百貨業轉型有三個方向,一是可以加大自營比例,同時開發自有品牌;二是可以成為行業房東,向購物中心轉移;三是拓展電商渠道,實現線上下融合。但在分析人士看來,主題化將會成為非常重要的方面。
也有觀點認為,中國的百貨業發展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百貨。當企業有了規模優勢,抗風險能力才能增強。而在百貨行業中,包括王府井百貨、廣百在內,門店數量上均都沒有突破100。
轉型的同時,行業的兼并重組也將成為大概率事件。“商業的發展都經歷了從百花齊放到集中化提高的過程,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百貨,長期來看是不合理的,和超市賣場業態一樣,未來規模才是在市場叫板對手的利器。”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認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