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各大奢侈品牌數字化營銷
智能手機的普及與社交媒體對人們生活的滲透,各大品牌紛紛將媒體預算向數字化營銷方面傾斜。在未來數年,數字化營銷方面的花費可能占到媒體預算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不過能在數字營銷時代成為贏家,僅僅靠投入金錢還遠遠不夠。
從紐約到倫敦,米蘭到巴黎,上個月各大品牌紛紛涌向社交媒體,以期擴大T臺秀的宣傳力度。在Twitter,Facebook,Tumblr, Instagram,Pinterest這些社交媒體上都可看到關于時裝周的各種分享,這些分享不僅僅來自于品牌和設計師自己。買家,CEO,編輯,造型師,博主,在時裝周的任何人,甚至只要和時裝周有點沾邊的都會通過社交媒體發布相關內容。
許多人認為,時裝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曇花一現而已。當各大品牌都在進行數字化營銷的時候,研究長線戰略比起那些只去研究短短10分鐘的T臺秀的社交策略,會得到更多的投資回報。
“當下,梳理各種標簽對人們來講很困難”,電子中介One Rockwell的創始人和副總裁Shelly Socol告訴記者,“社交媒體上太多的內容分享使得信息過載。信息量太多,更新速度太快,很多人都只是匆匆看一眼,他們無法解讀想要的信息,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信息是什么。
只有在數字媒體中投入更多的金錢和努力,才能吸引注意力,比如說Burberry在媒體上進行的春季女裝秀,在倫敦、紐約和香港的13個戶外大屏幕中播放,這是其在社交媒體上規模最大的秀。
而在Stuart Weitzman發起的推廣活動中,他們拍攝了Kate Moss主演的視頻,視頻在Youtube的點擊量超過了 204000,Instagram粉絲增加72%,但是UGC類的視頻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是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呢?
有兩方面的因素:該段時間內虛擬空間的過載,以及想要參與點擊量競爭的要求過高。對于用戶來說,用原創視頻參與點擊量競爭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Stuart Weitzman的推廣活動中,99%的用戶消費內容,而只有1%的用戶生產內容。”Stuart Weitzman的發言人表示。
Socol認為,那些擁有長期的發展策略,在虛擬空間尚未過載之時能及時進行營銷活動的公司,將是未來的贏家。
愛馬仕10月1日推出一個全渠道營銷項目,將他們的Silk Knots應用程序和Silk Bar相結合,在紐約的時代華納中心播放,但是在10月2日的巴黎春季發布會上,他們幾乎沒有用數字化營銷,愛馬仕美國公司的CEO Robert Chavez透露,該公司在數字化營銷方面投入很大,注重客戶線上和線下的雙重體驗。他說,2014年,數字化營銷的花費將增至現在的三倍,從占媒體預算的10%跳漲到占總預算的三分之一。
Why This Way的CEO和創始人,FashionablyMarketing.Me的主編Macala Wright認為,T臺媒體營銷成為了設計師們的限制。新鮮感逐漸流失,那些長達10分鐘的視頻的投資回報率,由于種種原因開始衰減,比如說,設計師們不斷采用相同的拍攝手法,事件也流于程式化。正是由于這些,社交媒體營銷也不再呈現病毒式傳播了,很多情況下甚至難以獲得上千的瀏覽量。
“設計師們過度關注時裝設計的差異化,而非體驗的差異化,這樣對整個行業以及他們自身都將造成傷害。”Wright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