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紡織市場不景氣 大部分面料企業銷售量下降
商戶普遍反映,2013年銷售額下降10%以上,銷售量也較往年有不同幅度的下降。面料企業在產業鏈上處于相對上游,它的生存壓力將直接傳導到來年服裝、家紡等終端產品市場。
受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以及外部市場環境不景氣的影響,紡織面料行業在過去一年行進艱難,中小紡織企業的各種問題更加突出。
位于中大市場的隆達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依堅表示,2013年銷量較上年整體下降10%,以前占到公司銷量20%的外單2013年幾乎為零。
由于具備生產設備先進、工藝穩定等獨特優勢,以花邊、蕾絲等面料為代表的中國經編工業自2000年開始,每年以高于25%的速度發展。盡管不斷推陳出新、擴大市場,但如此高的增長率也帶來產能整體過剩。以前可以賣到十幾萬元/噸的花邊產品現在打了對折。
供大于求使多數企業發展陷入瓶頸,為了爭搶客戶資源、消化庫存,一些企業開始相互殺價,甚至部分企業出現不誠信競爭,給整個面料產業的發展帶來嚴重影響。“一些商販把卷面料的紙管加重甚至摻沙,有的幾乎達到一匹布的20%。諸如此類的不誠信行為不僅削弱了企業,而且削弱了整個地區市場的競爭力。如今,面料產業向周邊國家地區轉移趨勢愈發明顯。”廣州市海珠經編紡織商會會長沈滿朝說。“紡織服裝業的競爭從來不是企業的競爭,而是平臺之間的競爭。”為歐時力、森馬等眾多服裝企業提供面料的廣州健業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閻華英說,現在面料企業飽受低價、惡性競爭之苦,尤需抱團取暖,加強企業之間合作,合力將產業做大做強,向國外要市場、爭資源。
截至2013年9月,我國經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約為1109億元,同比增長14.35%,較往年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紡織行業整體水平。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楊世濱說,目前我國面料產業在全球仍然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以中小企業為主的面料產業亟須合力解決行業無序競爭、行業內知識產權保護不利、流通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問題,建立透明、誠信的市場體系,保持自身優勢,開拓更廣闊市場。
新成立的廣州市海珠經編紡織商會表示,將進一步促進原料、機械、織造、染整企業的交流與溝通,形成專業市場與上游產業快速、高效的全產業鏈聯動,發揮合作發展、區域品牌、區域管理的優勢,帶動產業健康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