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牧王董事長林聰穎:閩商為什么堅守實業
在行業危機和新理念的輪番沖擊下,林聰穎也坦言他最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今天中國所有的創新都是毀滅性的,他仍然相信企業不在以多快速度膨脹,而在能否持續;他強調品牌的價值,痛心中國只是出口服裝,卻沒有品牌;他希望將九牧王打造成一個多品牌的零售運營商,用不同的精細品牌服務不同的人群;在他看來,做企業更多的是責任,而做人也不能只為錢,人應該有夢想,服裝品牌真正走出去了,中國夢就能實現。
外部環境變化倒逼服裝行業進入調整期
記者:一直有經濟學家指出中國消費不振,這兩年服裝行業的增速也有所下滑,您怎么看這個問題呢?
九牧王董事長林聰穎:從目前的整個的服裝行業來看銷售的增長有點放緩,這不僅僅是服裝行業,各個行業整體的銷售增長的都是放緩的,整個市場的需求其實正在調整期當中。
記者:對于這個調整期你們有什么應對的措施?
林聰穎:整個服裝行業的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進入調整期,當然還有一個是企業本身,或者說品牌的定位等方面遇到一些挑戰。從目前來講,服裝行業的挑戰首先就是人工成本的增長,各種零售環境當中、生產當中的各種要素的增長,所以說導致了這個相對來講不管是成本也好,供應鏈的快速反應也好,產品的同質化也好,相對來講都遇到挑戰。要應對這些挑戰,就要從品牌自身在去修正,去調整。九牧王這個企業從發展到今天,應該說經歷過25年的時間,那么在這25年里面,應該說是有一批非常忠誠,而且一批非常熱愛九牧王品牌和熱愛九牧王產品的一些消費者,所以九牧王這個品牌才能夠發展到今天。而且在市場當中不管是口碑也好,消費者的喜歡程度也好,忠誠度也好,表現的都還不錯。那么,在今天這樣一個外部經濟環境下,我們也對九牧王的發展戰略重新修正,修正的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重新去理清楚九牧王究竟為誰服務,能夠更清晰的去定位和服務我們的消費者,能夠更深層次的去了解我們的消費者是誰,去做我們產品的調整,去不斷的通過產品解決同質化問題,不斷的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是第一個方面。那么第二個方面就是管理成本的問題,比如說成本過高,效率相對來講比較慢,我們是從組織的優化著手,包含在流通領域里面做一些改變,比如說我們能夠更快的去縮短我們的供應鏈,包括縮短我們的零售環境當中的各個層級的流通渠道,來解決我們今天遇到的成本的問題
服裝生產,從標準化走向個性化
記者:我們也注意到九牧王一直是定位在商務男裝,這個市場也逐漸地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職場白領開始挑選國產品牌,對國產品牌的定位跟形象都有著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品牌形象往更高、更時尚,或者是更加鮮明方向提升呢?
林聰穎: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30多年,中國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現在消費者的個性化的需求越來越明顯,可以說這個生產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標準化的生產到個性化的生產,我們因此需要調整,我們首先從產品的風格入手,我們更注重我們產品的風格,在我們產品的風格底下去開發符合于目前來講所有的消費者,對于時尚度的要求,對于版型的要求,更進一步的去優化,滿足個性化的需求。
記者:其實我們也注意到一點,林董您一直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紳士,您也致力把紳士的這種穿著打扮引到中國來,要完成這個市場教育,您覺得中國特別是在男裝市場上這個市場教育已經達到了嗎?
林聰穎:我認為,一個服裝品牌在中國的市場還有很大的潛力,嚴格的講,中國的時裝市場距離成熟應該說還是有一個過程,為什么有一個過程呢?因為在國外基本上人們是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著裝需求,或者說不一樣著裝的需求,中國也正在向著這個方向變化。我們九牧王正在提倡讓我們的產品能夠滿足于我們所服務的消費群體在不同場合的穿著需求,比如說我們提出優雅紳士,那么當然重要的是正裝。其實我們會有三個系列的產品,比如說第一個產品是正裝,那么正裝就是符合于在職場上、在正式的商務談判里面所需要的著裝需求,還有一個是商務休閑,在非正式的商務會面時候可以穿著,還有一個是休閑系列,休閑系列就比如說在節假日,相對來講比較輕松的環境之下可以穿著的衣服。所以說我認為這是個過程,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對于著裝的需求也會逐漸的發生變化。
記者:我注意到一點,您今天的穿著感覺很fashion,在很多中國人眼里正裝那就是西裝、襯衫、領帶,是很古板的,在九牧王這個品牌如何把這個理念傳遞給消費者,像我們以前一直都傳遞的是我們是個很專業的很嚴謹的做工做出來的產品,剛才您也提到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穿著不只是說要穿,而是要傳遞出我這個人的一個形象,如何在品牌宣傳還有塑造上也有所適應呢?
林聰穎: 比如說像我今天穿著的這樣子的一個打扮,其實相對來講一個混搭的穿著方法。所謂的西服不一定是整套的來穿著,相對來講只要版型合適、搭配得當,就能穿出時尚的感覺。在品牌里面有兩個最重要的價值要提供給消費者,一個是理性價值,一個是感性價值。作為是理性的價值,我們一直提供給消費者的是精工產品,好的品質,專業的品質。作為是感性的價值,我們提供給消費者一種身份的傳遞,不管是作為紳士也好,還是作為一個在職場上有作為的人也好,我們要通過服裝傳達出你人生的精彩。其實內外兼修,才能夠真正的去讓你的人生更出彩。
服裝品牌能走出去 中國夢就能實現
記者:您覺得在男裝整體的時尚感上,我們跟國外的,比如說跟英國或者是跟法國的差距有多大?
林聰穎:準確來講,在產品設計方面我們多少和歐美還是有一點的距離,但是從目前來講最核心的距離就是我們還沒有非常明確我們在什么樣的場合去穿什么樣的服裝,以及對服裝的保養方面。比如說我們每件禮服、每件襯衫、每件西服、每件褲子,如果說,假如說我們每天都燙的非常筆挺的話,穿出來當然他的形象、它的質感都有很大的變化,在這個方面我們還是有待提高的。
記者:在品牌認知度方面,我們跟行業標桿,比如說跟意大利跟法國的男裝比起來還是有所差距的,一個是品牌,另外一個可能就是設計感,他們已經把男裝作為時尚來運作,我們該如何將服裝產業塑造成時尚產業呢?
林聰穎:的確,中國的服裝品牌和意大利的服裝品牌有一定的距離,這種距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就是品牌的表現力。我們對于品牌管理,我們對于品牌所服務的消費者不是非常的清楚,或者說沒有梳理的非常精準,因此,在品牌的表現力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第二個是產品力。在產品力這個方面來講,我們不管是從設計的靈感源,到我們設計的主題,到整個營銷,整個的4P整合上面來講和國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就是現場力和VIP客戶的管理,現場力比如說我們賣場運營的能力,從音樂,從整個視覺表現整體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們認為其實今天中國的服裝已經有非常大的進步。為什么,因為剛才我們所談到的國外的這些品牌,他們都已經經過很多年的歷史,不管品牌的文化,零售運營的這種能力,或者說產品等等,應該說他們都有很多的沉淀,其實中國的這些服裝人,或者說中國服裝行業的這些老板,或者說這些職業經理人其實都已經不斷的在努力,不斷的在向國外的服裝品牌學習,當然我們中國也有非常多的品牌,在品牌方面,在產品方面,在零售運營方面表現的還是比較不錯的。
記者:一些中國的服裝企業獲得國外的資源或靈感,他們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和設計中心,甚至有些企業在倫敦、巴黎開分店,他們說要國際化,您怎么看他們這種國際化呢?
林聰穎:其實從目前來講除了互聯網的出現,隨著國際間交往可以說越來越多,其實全球的信息化非常快就能夠到達每一個人的視野里面。我認為整合全球的不管是品牌資源、設計資源或者說人力資源,我認為這些都是未來國際化最關鍵的問題。但是我們從今天中國的服裝來看,其實我們潛在的市場可以說家門口的生意應該說還都是很大的。但是我認為首先全球化的第一步,我們應該吸收和吸引國外的這種先進的管理經驗也好、人才也好,來先把我們五個品牌塑造好,逐步的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強大,我們逐步的往外走。所以說,這個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國家的夢想,比如說我們中國夢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復興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我認為我們服裝品牌能不能走出去?服裝行業能不能走出去?能不能有綜合的競爭力?這就是我們服裝企業的中國夢,當各行各業都有競爭力的時候,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就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記者:你們有沒有考慮過跟國外的著名設計師和設計團隊進行合作?
林聰穎:我們最近在不斷的引進一些國外的設計師,讓他們參與到整個企業從商品的企劃,商品的設計,品牌的管理、定位等等各個環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