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企應深化體質改革挑戰中尋找機遇
據了解,近兩年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已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并取得了積極成果,目前結構調整也正在積極推進,技術正不斷提高,整個行業的運行質量也得到持續改善。但與此同時,中國紡織行業也面臨成本持續攀升,產品價格持續走低,紡織業出現了無序競爭以及一些階段性供需不平衡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紡織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的發展。
目前,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能源環境壓力與日俱增,且產品價格變化較大。據記者了解到,2014年1~5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化纖出廠價格指數為-6.5%,受生產效益低、原材料價格下降、供過于求等問題影響。國內紡織服裝訂單的競爭加劇,使我國繼續保持在歐美日等主銷市場以及新興市場的份額的壓力加大。
紡織作為中國傳統的工業,時代的變革,科技的創新,新興市場的沖擊,必然導致諸多弊端。然而,我們在對行業失去信心的同時,也要看到時代所給予的機遇。首先,我國紡織工業產業規模位居全球第一,具有完整的紡織工業體系,隨著全球經濟的重心逐漸向亞洲轉移,我國紡織市場將不斷擴大,有很多機會接觸國際市場,機會必定會增多。其次,我國擁有13億人口數量,龐大的人口基數市場空間潛力巨大,隨著消費者消費水平和觀念的提升,消費容量不可估量。游晟印染有限公司曾星偉認為,中國的消費人群偏中產階級比較多,也是當前國內市場的消費主流人群,而且呈上升趨勢。這是一種機遇,我們要把握住。
專家稱,從源頭著手,準確把握紡織原料變化趨勢,加強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對于在新形勢下加快紡織行業轉型升級具有積極的意義。未來中國紡織行業將積極促進棉花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大力推進化纖行業的轉型升級,構建一個強大完善和諧的產業鏈閉環。
記者認為,未來中國紡織業還將加快突破廢舊纖維制品的再生利用,立足于廢舊纖維制品的資源化。紡織行業和廣大企業要抓住本輪深化改革機遇,加快自主創新,注重節能環保和生態文明,形成以技術、品牌、綠色發展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