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風專注親民快時尚 業績強勁增長
日前,記者從hotwind熱風十八周年慶典上獲悉,熱風2014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35%,門店繼續擴張,預計全年新開店將達到170家。在傳統服裝零售業普遍遇到困境的情況下,專注親民“快時尚”的熱風卻依然保持著強勁增長。
當ZARA、H&M、優衣庫等國際快時尚品牌迅速進入中國,對本土傳統服飾品牌形成巨大競爭壓力之時,1996年在上海創立的hotwind熱風則在悄然中茁壯成長,從一個草根出身的鞋類零售小店,發展為多品牌與綜合產品混合經營的精選時尚零售連鎖品牌。截止目前,熱風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南京、成都、重慶等101個全國大中型城市,門店數逾500家,并與恒隆、大悅城、來福士、萬達、吉之島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商業地產品牌形成戰略聯盟。2012年,2013年,每年的新開門店均達到100家以上,員工數從創業時的幾人達到了數千人,為此hotwind熱風連續榮獲中國高成長連鎖企業前二十強。
據業內人士分析,hotwind熱風席卷國內“快時尚”的背后是堪稱熱風立身之本的買手模式——實現了從流行到終端消費者的快速反應。同時,熱風精耕本土“快時尚”多年,已經逐步建立行業領跑優勢——良好的口碑、完整的質量監控體系、不斷提升的品質和服務、完善的渠道。
近兩年來,高庫存和網絡銷售“侵蝕”實體店銷售成為休閑服裝品牌必須面對的問題。當國外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電商品牌高速增長,線下本土服裝品牌都出現增速放緩的時候,熱風依然保持了良性的快速增長。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熱風的成功智慧是集合了迪卡儂的直營模式,優衣庫的自選模式,ZARA的產業鏈快跑和耐克的輕資產運營模式,而熱風的其立身之本則是它的買手模式。
據了解,目前整個熱風大概有買手近100人,以不同的組別進行工作。買手除了發現和建議款式,同時承擔改款的任務。熱風將他的消費人群細分在18-35歲的都市中產階級,他們對于時尚的把握需要的是“快速”。熱風“對癥下藥”,盡量縮短從買手看中到生產到專賣店進行銷售所有環節。以熱風起家的鞋品為例,每季的400-500款鞋類新品來自數千款款備選設計,由近百名買手到全世界捕捉時尚元素,然后直接向工廠下訂單,實現供應鏈的快速反應。
熱風的買手模式的核心是迎合而非引導潮流,這使得熱風在迅速擴張的同時又能切實滿足市場的需要。同樣以鞋子為例,鞋品的更新周期以季度為單位,分春、夏、秋、冬四季,分批上市。熱風則以買手采版為主導,除固定的四季度訂貨以外,會不定期根據市場流行商品進行快速補充。這種補充往往來自于供應商提供的暢銷產品,或者是買手市場考察后,針對南北市場流行產品進行快速補充。熱風還通過三包維修、樂意調貨、正價商品免費快遞、無理由退換貨、預留和通知取商品等方式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熱風有關人士表示,雖然熱風今年夏天上柜的服裝有部分來自設計師自行設計的商品,但買手制將仍然是熱風的立家之本,未來將會繼續發展。目前,熱風買手除了“時尚”采版,還全面介入選料、樣品檢測、下單生產,質量檢測,進入門店各個環節,已經成為熱風整個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一環。
面對網上銷售,熱風以一半線上專供和一半線下同款的方式應對,同時今年線上商城開始有服裝銷售。事實上,熱風雖然也與天貓、京東、唯品會以及亞馬遜等線上平臺進行合作,開設自己的電商旗艦店。但是熱風依然沒有停止擴張店面,“渠道致勝、終端為王”。熱風有關人士表示,目前熱風還是針對1-2線城市開店,同時,緊跟戰略伙伴萬達集團的腳步進入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近年來熱風在全國開設數家1000平米以上的大店,業內人士認為這也是眾多知名零售連鎖服裝品牌應對網絡銷售的重要舉措。
盡管店面不斷擴張,熱風有關人士表示,熱風會一如既往,嚴格按照專業的實施標準完成每季產品的生產,不斷的優化合作供應商,建立長期及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同時,不斷的吸收專業性的人才,通過公司的培訓、科學排班制度匹配門店員工、400客服、微博微信等渠道來監控門店同事的服務質量,緊跟公司的擴張與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