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成提升國內鋼絲圈性能的關鍵
由咸陽信合紡機器材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鋼絲圈專業組第二屆第三次暨信息中心第十三次年會日前在陜西省咸陽市召開。來自全國鋼絲圈制造企業、科研單位及相關企業的近3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副會長顧平、高級顧問錢錫麟出席了會議。
與會代表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就一年來在技術改造、新品開發以及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應用等方面作了深入交流。在討論中,與會代表流露出深深的“鋼絲圈情結”,紛紛表示,企業要發展就必須以科技為先,團結行業力量,共同堅守,與時俱進。
會上,顧平分析了我國紡織工業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運行情況,并介紹了國外紡織產品的發展形勢。他說,1月~9月,我國紡織工業整體運勢小步增長,但利潤下滑,鋼絲圈進口金額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據近幾年對國外先進國家考察情況來看,我國產品與國外整體水平差距不小,在國外,產品制造均在生產線上進行,機械手組成了加工島,自動化程度很高,我國紡織工業也應該投入科技力量,狠抓機械自動化。
鋼絲圈專業組組長、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崇明總結了一年來的工作,并就鋼絲圈產品現狀及發展方向發表了看法。
他說,鋼絲圈雖小,但作用大、價值高,是高技術產品,加工難度大;隨著細紗機錠速的提高、錠位的增長,對產品的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穩定、可靠運行,一致性好、耐磨且無走熟期;紡紗速度每分鐘增加100 轉,對鋼領、鋼絲圈的技術要求、材料要求等,將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要深入研究,更要勇于迎接挑戰。
目前,“用工難”問題繼續存在,如何在減少用工、不影響產量的前提下保證鋼絲圈質量越來越好,這是每一個制造企業都面臨的問題;鋼絲圈點滴的技術進步,都意味著必須有更多的技術投入、設備投入、資金投入和管理投入,唯有靠科技創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才能增加利潤空間,使企業進入良性循壞的軌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