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非紡織品行業陷入困境 唯鞋業出口“獨好”
巴基斯坦新財年前5個月(2014年7月-11月)的數據顯示,非紡織品出口總額為42.1億美元,同比下滑10.24%。一位政府官員稱,電力和能源供應不足提高了非紡織品行業的經營成本。與此同時,巴商務部仍未將政府對9大增值非紡織品行業提供現金補貼的決策落到實處。
據悉,補貼計劃主要針對制革、鞋類、運動產品、工程產品、家具、肉類和肉制品、魚類產品等。
一組詳實的數據顯示,從7月至11月,巴基斯坦鞣革出口同比下滑1.23%。非紡織品行業中唯一顯示出口同比增長的行業為鞋類行業,受益于歐盟市場普惠制加的優惠政策,真皮皮鞋出口增長25.9%,推動鞋業整體出口增長21.1%。
相關鏈接:
Visa公司最近公布的2014電子商務消費者行為調查的研究表明,在受訪的800個中國互聯網用戶中,有58%的中國消費者通過本地網站進行網購,另外有37%是在本地和海外網站都有過購物經歷的,美國是最受中國人歡迎的境外網購目的地。
調查顯示,便捷仍然是人們網購的主要驅動力。價格,尤其對女性消費者來說,是去海外網站購物的主要原因。但仍有1/3的受訪者表示語言、運費、安全因素(如個人信息和支付安全)和貨物的損壞是他們在海外網上商戶購物的主要障礙和考量因素。
在本地和海外網站均有購物體驗的受訪者中,有18%的人表示他們主要在美國網站購物;時尚服飾是網購的第一大交易類別(47%),緊隨其后的是日用雜貨(40%)和化妝品/美容產品(39%);前三大網購商品交易頻率最高的類別是日用品,去年平均交易頻率是26筆,隨后是金融服務(24筆)和電影票(20筆);過去12個月中,網上消費者中的絕大部分(86%)通過個人電腦進行網購;43%使用過手機,而另外有17%是通過平板電腦來進行網購的;人們通過手機進行網購的交易類別主要有電影票(37%)、賬單支付(31%)和活動/演唱會門票(31%)。
調查顯示,2014年跨境網上交易在亞太地區的各大市場顯示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被稱作“雙十一”的11月11日已不只是中國人的購物節日,它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最大的網上購物日。今年“雙十一”的銷售額創下了新的歷史紀錄,共有27000多個品牌和商戶參加了活動。亞太地區的消費者都迫不及待地要將各種優惠折扣收入囊中。
Visa的數據顯示,在“雙十一”這天,亞太地區的消費者通過Visa卡在中國大陸境內網站購物的交易筆數增長了450%。中國臺灣地區的消費者則是這一購物狂潮中的領軍者,他們在“雙十一”當天創下了700%的年度環比增長的消費。澳大利亞的消費者也不甘示弱,當地的Visa卡持卡人在11月11日這天從中國大陸境內網站購物的消費額超過了25萬美元。
此外,中國的網上時尚服飾消費者對網購的迷戀程度遠勝于其他市場的網購者。Visa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時尚服飾消費者已經成為亞洲第一“網購時尚達人”,他們在國際服飾網站上的平均消費達到了年均900美元。然而,為了打造合適的外觀,僅服裝消費是遠遠不夠的。Visa的數據顯示,他們有1/4的消費花在了化妝品的店鋪中,另有6%流向了網上鞋店,增長了2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