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零售業新的裂變 小業態崛起
小業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近年來不斷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的便利店,從easy家樂福出現起,各大巨頭也紛紛開始搶占“先機”。對比連鎖便利店,大賣場最大的特點就是“體量大”,多數占地均在1—2萬平米,身居城市核心地段,租金遠遠高于普通的社區超市,加上目前租金不斷上漲,大賣場深耕盈利之路愈發艱難。然而,近年來,各大賣場越來越千店一面,缺乏特色和購物體驗,所以導致大批顧客“轉移陣地”。
如今,很多標準化商品可以在網上全部購買得到,而且還送貨上門,所以,無論是周末還是節假日,幾乎很少有看到有年輕人再拿著購物袋,走很遠的路去逛大超市了,這對于線下實體店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沖擊,市場份額明顯降低。還有一部分人更習慣尋求方便、快捷,每天下班的時候從門口的便利店或者社區超市購買所需的商品,不需要再去大賣場繞行、排長隊了。在懶人經濟下,曾經的“大而全”,越來越被如今的“小而精”所替代。
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的變化,其消費行為也隨之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變得更加“挑剔”,原來一站式購物的魅力正在逐漸減弱。面對“難擺平”的消費者,小業態的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和便捷性更好的迎合了消費者的這一需求。雖說占地面積較大賣場少了不止一點,但是,就單品來看,小業態連鎖店卻做得比大賣場更好更齊全。
比如,傳統超市經營了2萬單品時,具體到某個品類卻只有兩三百種,甚至更少,而小業態連鎖店卻能做到一兩千種單品。如樂城超市下的“樂大嘴”小包裝休閑食品店,其店內有2000多種休閑散稱商品,比任何一家淘寶店提供的品種都要多,不但把品類做全、做透,還做出了差異和特色,這些都是大賣場所不能比擬的。
有人說,實體零售業的艱難生存很大程度上是電商所迫,事實上,最本質的原因可以說是正在改變著的消費者消費習慣。以前消費者購物注重的是一站式購買,普遍關注的是商品價格,而現在消費者面對眾多可選擇的商品時更加注重個性化需求和購物體驗。一定程度上來講,發展中的小業態正擊中了消費者需求的橫切面,而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也開始注意到回歸零售本質的重要性,去迎合消費者個性化、特色化的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