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店越來越不像百貨店
正如家樂福全球副總裁唐嘉年所說“任何零售業態都不會消亡”,主流零售形態的百貨店肯定不會消亡,但也不會再是過去的“舊模樣”。未來的百貨店會往哪個方向發展?老笑斗膽預測,或朝著“非百貨店”方向發展,越不像百貨店的百貨店,才是最好的百貨店。
各種跨界,各種混搭,各種組合創新,各種搭配顛覆,各種網絡元素、移動科技、電商概念等等,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百貨店內。百貨店的邊界將越來越寬泛,定義將越來越模糊,百貨店會變得越來越不像百貨店。未來,新奇、時尚、愉悅、超值等體驗將變成百貨店高下的決定因素,“體驗為王”將被百貨店奉為圭臬。
大店的購物中心化趨勢將越來越猛,純商品經營特別是服裝經營的占比持續下降會呈必然趨勢。而拓展的方向也將從餐飲延伸到更多的領域,不排除有些百貨店比購物中心更“購物中心”。有機會擴建的百貨將變身真正的購物中心,這些購物中心將融合百貨店、購物中心之長而各去其短,在營運、營銷上占據一定的優勢。
不能拓展物理邊界的百貨店也會走“微購物中心”之路,這種袖珍型購物中心將顯得更加精巧別致,業態布局、品類組合、品牌搭配更顯匠心獨運,超乎想象而又合情合理。規模較小的百貨店或利用其區位優勢,堅持“被集成戰略”,向所處的商圈借勢借力,自甘成為“天然購物中心”中的某個優勢品類或幾個關聯品類的集合店,在這些品類,它們將更專注專業,做得更加細致深入,特色和優勢也必將更為突出。
不管是真正的購物中心、類購物中心還是專業店,都會突出主題色彩、人文特色、生態元素、智慧基因,都會融入更多的移動科技、網絡因素、電商概念,都會圍繞視聽嗅味觸“五覺”營造與其經營相適應的濃厚氛圍,布設配套服務、互動體驗。
未來,“標準的”百貨店、中規中矩的百貨店,死守百貨店邊界與內涵的百貨店或難以生存,而那些因勢而變、因時而動、因客制宜的“偽百貨店”才會有生命力、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